據外媒報道,6月8日發表在《干細胞轉化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用來自臍帶結締組織的非改變干細胞治療的COVID-19重癥患者,其存活率是未接受治療者的兩倍以上。
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四家醫院進行的這項臨床試驗還顯示,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疾病等附加慢性疾病的COVID-19患者進行治療,能使他們的存活率提高四倍以上。
參加這項雙盲、對照、隨機研究的所有40名患者都是因COVID-19引起的肺炎而被插管的重癥監護成人。一半接受了含有臍帶間質干細胞的靜脈注射,或來自人類出生臍帶結締組織的干細胞,另一半接受了沒有干細胞的靜脈注射。
印度尼西亞大學Cipto Mangunkusumo中央醫院醫學教授兼研究小組成員Ismail Hadisoebroto Dilogo表示,接受干細胞的患者生存率高出2.5倍,而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COVID-19患者的生存率更是攀升至4.5倍。
他表示,干細胞輸注也被發現是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在輸注后七天的監測中,沒有威脅生命的并發癥或急性過敏反應。以前的臨床試驗顯示,用臍帶結締組織的干細胞治療COVID-19肺炎患者可能有助于他們生存和更快恢復。
Dilogo表示:“與其他研究不同,我們的試驗使用了通過實際臍帶組織的剝離物獲得的干細胞,我們沒有操縱它們以排除ACE2,ACE2是一種被認為是COVID-19的入口的細胞蛋白。”
一些研究表明,COVID-19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細胞因子風暴”,這種情況下,感染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用炎癥蛋白充斥血液。
Dilogo說:“細胞因子風暴的確切原因仍然未知,但我們的研究表明,非操縱性臍帶基質干細胞的存在通過調節免疫系統走向抗炎免疫狀態,改善了病人的生存。”
由于COVID-19沒有治愈方法,支持性護理一直是感染該病毒的危重病人的唯一幫助。他表示:“盡管我們的研究集中在少數病人身上,但我們認為這種實驗性治療有可能為那些對傳統支持性治療沒有反應的重癥監護室里的COVID-19病人帶來有效的輔助治療。”
在雅加達重癥監護室的COVID-19使用率攀升至80%,重癥監護室的COVID-19肺炎重癥患者的死亡率達到87%之后,Dilogo的研究團隊去年啟動了這項臨床試驗。
維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醫學博士Anthony Atala說:“這項研究評估了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COVID-19重癥患者的潛在治療效果,可以為提高生存率的潛在治療提供參考。擁有額外的潛在療法,如間充質干細胞,可能對這些患者非常有利。”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linchuang/lcyj/426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