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身體里有著與生俱來的強大免疫系統,正常情況下,免疫功能可消滅人體每天產生的3000-6000個癌細胞,但隨著人體逐漸衰老或免疫功能不完善時,各類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免疫細胞和人類身體健康有哪些關系呢?
01
免疫細胞與壽命

隨著年齡的增加,免疫細胞衰亡速度超過了更新的速度,免疫系統漸漸衰退,人體的免疫功能也隨之下降,各種疾病就接踵而來。
日本關于百歲老人的研究表明,其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與年輕人(30-40歲)的相當。免疫功能衰退明顯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疾病和死亡。
02
免疫細胞與衰老
1962年Walford教授提出免疫衰老學說,認為免疫功能的衰退是造成機體衰老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感染性疾病、腫瘤發病率、死亡率逐漸增高。

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免疫力在20歲左右達到峰值,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這也是人步入中年后,易患感染、癌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03
免疫細胞與腫瘤
國家癌癥中心指出,我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確認癌癥。按人均壽命85歲計算,國人一生患癌率高達36%,且有年輕化趨勢。
免疫系統可以識別腫瘤并對其發生應答,通過細胞免疫機制識別并清除癌變的異常細胞。健康、平衡的免疫系統能有效控制腫瘤的發生發展;反之,則使得癌癥趁虛而入。
04
未來投資價值
細菌侵入宿主機體后,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應。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時,能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免疫應答與之對抗。

其結局根據致病菌和機體兩者力量強弱而定:
體內免疫細胞功能強健則感染不形成;反之,感染形成但逐漸消退,患者康復或感染擴散。
科普腫瘤|腫瘤標志物圖解
以下盤點了最常見的腫瘤標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25等
1、甲胎蛋白(AFP)
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最佳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60%~70%。血清AFP>400μg/L持續4周,或200~400μg/L持續8周者,結合影像檢查,可作出原發性肝癌的診斷。
2、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從胎兒及結腸癌組織中發現的一種糖蛋白胚胎抗原,屬于廣譜性腫瘤標志物。CEA在惡性腫瘤中的陽性率依次為結腸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宮癌(30%)。
3、癌抗原125(CA125)
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組織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標記物,在早期篩查、診斷、治療及預后的應用研究均有重要意義。CA125對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達約70%。
4、癌抗原15-3(CA15-3)
CA15-3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術后隨訪和轉移復發的指標。對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較低(60%),晚期的敏感性為80%,轉移性乳腺癌的陽性率較高(80%)。
5、糖類抗原19-9(CA19-9)
CA19-9是一種與胃腸道癌相關的糖類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兒胰腺、膽囊、肝、腸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膽管上皮等處。檢測患者血清CA19-9可作為胰腺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對監測病情變化和復發有很大意義。
6、癌抗原50(CA50)
CA50是胰腺和結、直腸癌的標志物,是最常用的糖類抗原腫瘤標志物,它又是一種普遍的腫瘤標志相關抗原,而不是特指某個器官的腫瘤標志物。
7、糖類抗原242(CA242)
CA242是與胰腺癌、胃癌、大腸癌相關的糖脂類抗原。血清CA242用于胰腺癌,大腸癌的輔助診斷,有較好的敏感性(80%)和特異性(90%)。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可見升高。
8、胃癌相關抗原(CA72-4)
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對胃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其敏感性可達28%-80%,若與CA19-9及CEA聯合檢測可以監測70%以上的胃癌。
9、鐵蛋白(SF)
鐵蛋白升高可見于下列腫瘤: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肺癌、結腸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檢測鐵蛋白對肝臟轉移性腫瘤有診斷價值,76%的肝轉移病人鐵蛋白含量高于400μg/L,當肝癌時,AFP測定值較低的情況下,可用鐵蛋白測定值補充,以提高診斷率。
10、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PSA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并分泌至精漿中的一種糖蛋白,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組織中,女性體內不存在,正常男性血清中PSA的含量很低,血清參考值<4μg/L;PSA具有器官特異性,但不具有腫瘤特異性。診斷前列腺癌的陽性率為80%。良性前列腺疾病也可見血清PSA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11、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前列腺癌血清PAP升高,是前列腺癌診斷、分期、療效觀察及預后的重要指標。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PAP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12、β2微球蛋白(β2-MG)
臨床上多用于診斷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其水平與腫瘤細胞數量、生長速率、預后及疾病活動性有關。此外,根據此水平還可用于骨髓瘤患者分期。
13、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NSE為烯醇化酶的一種同工酶。NSE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腫瘤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91%。有助于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鑒別診斷。對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和復發監測也有重要價值。神經母細胞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瘤的血清NSE濃度可明顯升高。
14、細胞角蛋白19(Cyfra21-1)
Cyfra21-1是細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是非小細胞肺癌,特別是肺鱗癌的首選標志物。與CEA和NSE聯合檢測對肺癌的鑒別診斷,病情監測有重要價值。
15、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
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是從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癌組織提取的腫瘤相關抗原TA-4,正常人血清含量極微<2.5μg/L。SCCA是鱗癌的腫瘤標志物,適用于宮頸癌、肺鱗癌、食管癌、頭頸部癌,膀胱癌的輔助診斷,治療觀察和復發監測。
16、核基質蛋白-22(NMP-22)
膀胱癌時大量腫瘤細胞凋亡并將NMP22釋放入尿,尿中NMP22可增高25倍。以10kU/mL為臨界值,對膀胱癌診斷的敏感度。
以下這些人易得腫瘤
50年前,腫瘤還是鮮為人知的疾病,而到了今天,則是婦孺皆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腫瘤已發展成為嚴重危害人們生命的常見病、多發病,同心腦血管病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死神之一。經過國內外醫學專家多年研究發現,以下這些人易得腫瘤。
1.喜歡吃燙食者??據研究,喜歡吃燙食的人易患食管癌。吃進滾燙的茶、湯、粥、羹之類的飲食,會灼傷食管黏膜并使之壞死,長期下去,可使該部癌變。醫學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高溫(80℃以上)茶水有可能燙傷食管,而茶中的鞣質可以在損傷部位沉積,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突變細胞大量增殖后即可變成癌組織。
2.進食過快者? 進食速度過快,一方面狼吞虎咽會使食管黏膜保護層遭到破壞,使其容易受到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種致癌物的侵害而發生癌變。另一方面,進食過快,不能發揮唾液的抗癌作用,唾液是人體特有的抗癌劑。
3.偏肉食者? 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是誘發某些癌癥的因素之一。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女性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肉者高出2.5倍。日本人目前每天的脂肪攝取量比50年代增加了4倍,伴隨而來的卻是癌癥發病率的直線上升。
4.維生素缺乏者? 瑞士專家認為,體內保護性維生素低的人易遭受癌癥的侵犯。如維生素A缺乏者患胃癌的危險增加3.5倍,患其他癌癥的危險增加2倍多;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管癌、腎上腺癌的危險增高2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肺癌、胃癌、腸癌和宮頸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5.肥胖者?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表明,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2倍。美國癌癥中心報告,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正常者4?6倍。故對于體重超標30%以上的人,減肥便成為防癌的重要。
6.膽固醇過低者? 眾所周知,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冠心病或中風等疾病。因此,不少人控制飲食,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其實,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養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軍,并非越低越好。降低膽固醇大約可使10%的人多活一年,卻使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30%。
7.過敏體質者?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4萬人,凡是有哮喘、藥物性或化學試劑等過敏的人,比無過敏史者更易患癌。比如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30%,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比正常人高41%。
8.高血壓患者??美國的醫學專家對30萬名男子的臨床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的癌癥罹患率和死亡率為血壓正常人的2倍多,并預言未來10年的癌癥死亡率可能與血壓升高成正比。當然不是說高血壓直接導致癌癥,而是兩病的發生有某些正常機理,如肥胖、嗜酒、吃鹽過多等既可促使血壓升高,也可誘發癌癥。故積極防治高血壓,同時也降低了患癌的風險。
9.經常熬夜者? 雖然癌癥的發病機理至今尚未徹底弄清,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睡眠不好也是一個危險的因素。因為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而夜間又是細胞裂變最旺盛的時期,睡眠不好,人體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異而成為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而吸煙、喝咖啡,也會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體內。
10.憋便者? 最近研究發現,膀胱患癌的風險與尿液潴留的時間成正比。因為尿液中含有多種致癌的物質,它們會刺激膀胱黏膜,誘發癌變。此外,大便有害物質多,如吲哚、硫化氫、烘臭素及其他致癌物,經常刺激腸黏膜會導致癌變。
11.父母患癌癥者? 腫瘤遺傳學研究認為,人類癌癥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很大關系,癌癥病人的后代患癌的風險顯著高出一般人群。
12.C型性格者? 這種性格的特征為過度克制自己,壓抑自己的悲傷、憤怒、苦悶性情緒,不讓其發泄。惡性情緒長期作用于大腦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從而給癌癥以可乘之機。據統計,C型性格者患癌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
?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3239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