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 (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治療是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的一種,具有與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似的腫瘤殺傷活性,并且不受機體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MHC)的限制,是目前腫瘤治療的研究熱點之一。
該方法通過對自體免疫細胞進行體外激活和擴增, 然后重新回輸至患者體內,促使其在體內發揮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具有增殖活性高、殺瘤活性強、殺瘤譜廣泛等特點。
臨床研究表明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能顯著提高不同階段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胃癌 、胰腺癌、肝癌等患者臨床療效、延長生存期、提高近期生存質量,提高化療期患者體內免疫細胞持續對抗腫瘤的細胞毒性和免疫應答能力,尤其對晚期患者的療效更佳。
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大多數患者一經確診已屬晚期,手術根治率低,治療手段有限,預后極差,因此胰腺癌有“癌王”之稱。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患者日趨年輕化,而大眾對該病的了解和認知卻仍有待加深。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腫瘤,發現時多為中晚期,患者的整體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不足5%。同時因胰腺癌患者多為中晚期,身體機能無法承受手術治療,且臨床許多研究證明,手術以及多周期化療會對患者機體免疫功能造成不 同程度的損害隅,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菲手術療法治療胰腺癌尤為重要。近年來細胞因子誘導的殺 傷細胞(CIK)治療作為一種免疫活性細胞在惡性 腫瘤的治療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1.療效和耐受性較好,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時間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的臨床團隊在《實用醫藥雜志》( 2013年11期 )發表了《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轉移性胰腺癌的臨床觀察》的臨床報告(下圖),研究表明,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轉移性胰腺癌,療效和耐受性較好,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時間。
該團隊為了觀察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轉移性胰腺癌的療效及安全性,回顧性分析入住筆者所在科行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的11例轉移性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
CIK細胞培養,采集患者外周血50ml置于抗凝管中,利用Ficoll—Paque分離外周血單核細胞,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同時加入I-2、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抗CD3單抗、IFN、Retronectin等促進T細 胞增殖。待細胞數量達到5×10^9(需要10-16d)將其溶于含有2%人血清蛋白的生理鹽水溶液中回輸給患者?;剌敽蟮?天開始連續應用2-5dlL一2(200萬U/d)以強化細胞療效。
這些患者均接受按體表面積計量的吉西他濱和/或替吉奧化療藥物,然后在化療用藥結束后的第2~5d回輸CIK細胞。觀察指標包括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時間、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應。
結果 11例中無完全緩解者,3例部分緩解,6例病情穩定,2例病情進展,疾病控制率為81.82%。中位生存時間為14.87個月,1年生存率為72.73%。不良反應如下:骨髓抑制4例,腹瀉2例,乏力、納差1例。研究結論,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轉移性胰腺癌,療效和耐受性較好,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時間。
2.CIK細胞治療晚期胰腺癌安全可行,能夠提高疾病控制率
東南大學醫學院附屬江陰醫院腫瘤科的臨床團隊在《實用醫學雜志 》( 2015年13期 )發表了《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治療晚期胰腺癌臨床效果分析》(下圖)指出,CIK細胞治療晚期胰腺癌安全可行,能夠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免疫力并產生臨床獲益。
該團隊為探討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IK)治療晚期胰腺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所屬醫院住院治療的7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Ⅲ~Ⅳ期),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CIK細胞組(38例)和單純化療組(36例)。
CIK細胞治療組給予自體CIK細胞輸注治療,單純化療組僅用吉西他濱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近期療效、中期療效和安全性。
將培養13-14d的CIK細胞離心洗滌,最后混懸于150ml生理鹽水及50ml患者自體血漿中,1h內給患者回輸。回輸前給患者肌注非那根12.5mg及靜推10%葡萄糖酸鈣10ml+50%葡萄糖生理鹽水20ml。其后按1次/周的頻率進行再次回輸,共3次。
結果:CIK細胞治療組有效率為29.0%,與單純化療組1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疾病控制率為63.2%,高于單純化療組38.9%(P<0.05);無進展生存時間(PFS)為3個月(95%CI:2.5-3.5),總生存時間(OS)為6.8個月(95%CI:6.1-7.5),6個月生存率為41.7%,與單純化療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研究表明,CIK細胞治療晚期胰腺癌安全可行,能夠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免疫力并產生臨床獲益。?
3.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吉林省人民醫院的臨床團隊在《世界最新醫學信息》( 2014年34期)發表的《 CIK 細胞生物對晚期胰腺癌生活質量的影響》(下圖)的研究表明,CIK細胞生物免疫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細胞因子絕對值水平,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CIK細胞回輸,將培養成熟的CIK 細胞于回輸日共同洗滌3 次后,將細胞溶于生理鹽水100mL 中,同時取樣做質量檢控。細胞分為 6 次 進行靜脈回輸,每天輸注 1 次,時間≤ 30min,每天回輸 CIK 細胞 不少于 1×10^9 個和 DC 細胞不少于 1×10^7 ,并從回輸第一天起給予 IL-2 100 萬單位肌注,直至療程結束。
該臨床團隊為了探討CIK細胞生物對晚期胰腺癌生活質量的影響,選取58例胰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行CIK細胞生物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結果58例患者中,完全緩解1例,部分緩解18例,穩定12例,治療有效率32.76%,疾病控制率53.45%。治療后從體質、食欲、睡眠、體力評分等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P
研究表明,CIK細胞生物免疫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細胞因子絕對值水平,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進展快、 病程短、病死率高。由于缺乏特異性腫瘤標志物, 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一旦確診基本處于晚期,而晚期患者手術切除率低,預后很差。胰腺癌5年總生存率不超過5%,對于晚期胰腺癌患者,預期生存只有3-6個月。
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對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 (Ⅲ~Ⅳ 期),化療和放療在提高和改善總生存時間的同時,其不良反應也隨之增加。CIK細胞是將人體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在體外用多種細胞因子共同 培養擴增一段時間后獲得,以CD3+,CD56+T細胞 為主要效應細胞的異質淋巴細胞群, 其具有T淋巴細胞的殺瘤活性和NK細胞非MHC限制性的兩大優點, 已成為目前臨床過繼性免疫治療的首選方案。更多研究發現,應用CIK細胞治療能夠使肺癌、胃癌、鼻咽癌等患者獲益。
參考文獻:Deer EL,Gonzalez Hernandez J,Coursen JD,等.Phenotype and genotype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s.[J].Pancreas.2012,39(4).425-435.DOI:10.1097/MPA.0b013e3181c15963.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2152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