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的女性往往面臨盆底肌肉松弛和功能下降的問題,這是由于生育過程對盆底肌肉和神經造成的損傷。然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MSCs)可能為恢復產后盆底功能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研究表明,這種獨特的治療方法顯著改善了盆底功能障礙(PFD)患者的盆底健康狀況。具體來說,盆隔裂孔面積顯著減小;盆底Ⅰ、Ⅱ類肌纖維肌力以及陰道收縮壓顯著增加,且患者滿意度高。
三維超聲檢測結果顯示,治療后盆隔裂孔面積較治療前顯著變小(P<0.05)。而盆底肌力檢測結果也證實了,盆底I類、II類肌纖維肌力較治療前明顯增加(P<0.01)。
此外,陰道收縮壓力也在治療后呈上升趨勢,除了1例患者的陰道壓力在治療后下降外,其余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治療后的整體印象改善度評分中,滿意度評分為4.61±0.42,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證實了這種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接受度。
更令人欣喜的是,此次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并發癥。在這10例患者中,有1位患者反映治療后陰道局部干澀癥狀明顯改善,濕潤度增加,性生活滿意度也隨之提升。
總的來說,杜心潔等研究人員的工作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野:通過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我們可能有望解決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這一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的問題。此項研究的成果預示著在臨沂市婦幼保健院,以及全球范圍內,有關干細胞的應用和研究將持續開展并取得重要突破。
MSC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機制
MSC的主要治療機制包括:
1. 歸巢效應:在PFD患者的損傷或炎癥部位,細胞因子引導MSC遷移至該處,聚集并調節微環境,進一步促進損傷部位的修復。
2. 旁分泌:MSC可以產生多種與血管生成、神經發生、抗凋亡、抗氧化應激反應相關的細胞因子,例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神經生長因子等,進而推動組織再生。
3. 抗炎及免疫調節:MSC可以抵抗炎癥并調節免疫,如改變巨噬細胞的分化方向,優化損傷修復過程中的微環境,加速PFD損傷的修復。
4. 調節細胞外基質:膠原是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MSC可以通過調整膠原亞型表達來優化盆底修復的不同階段,從而促進PFD的恢復。
簡單來說,MSC通過多元化的機制,為PFD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1771.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