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ONFH)又稱缺血性股骨頭壞死,多發于中青年,是骨科中常見的難治性疾病,主要病因是股骨頭血液供應遭到破壞,導致骨髓成分減少與骨細胞死亡,最終股骨頭壞死塌陷,引起髖部疼痛,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據調查顯示,日本每年新增220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其中與類固醇攝入過多有關高達51%,與重度酒精攝入有關達31%,確定高峰年齡患者中,男性為40歲,女性為30歲。
股骨頭壞死致病因素大體上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前者主要包括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等,后者主要包括長期大劑量運用糖皮質激素、酗酒、鏈狀細胞貧血、高尿酸血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長期大劑量運用糖皮質激素是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約占50%以上。
當前ONFH的診療主要根據ARCO分期及患者自身情況決定,對于AR-CO分期為Ⅰ、Ⅱ期患者,主要采用制動與適當牽引、藥物治療、髓芯減壓術、截骨術、帶或不帶血管的自體骨移植等方法,旨在減輕疼痛,延緩壞死的發生;對于Ⅲ、Ⅳ期股骨頭塌陷明顯的患者,往往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來解決患者髖部疼痛癥狀和下肢跛行問題。
很多患者們理不清醫生說的股骨頭壞死二期,三期是怎么回事。簡單說下比較常用的世界骨微循環研究協會(ARCO)的分期系統:
1期——X線和CT看不出毛病,但是核磁共振可以。這個階段股骨頭內部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很多病人也有髖部隱痛不適的癥狀,屬于疾病的初期,非常容易漏診。
2期——X線片開始能看出異常,股骨頭有些硬化或囊變,但是頭的形態還沒變,還是圓的。這個時候患者的癥狀一般較1期更重,走路時開始有痛感。
3期——此期較為復雜,也是大部分股骨頭壞死患者開始確診自己病情的階段,因為癥狀已經發展到走路時候明顯疼痛,甚至躺著也疼的地步。3期分為早期和晚期,3-早期是股骨頭有點變平但是沒有塌陷,而3-晚期是股骨頭已經塌陷。
4期——此期為股骨頭壞死的晚期,關節間隙變窄了,髖關節炎出現了。患者往往被疼痛折磨得非常痛苦,甚至無法行走,只能坐輪椅。這個階段就算不是醫生也能通過X光片一眼看出股骨頭變形了。
多數患者在早中期沒有采取積極措施,導致病情發展至末期,難以治療。3-4年內可能出現股骨頭塌陷或骨關節炎,最終導致嚴重的疼痛感和運動功能喪失,80%患者需全髖關節置換術,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無論是哪一種致病因素,股骨頭壞死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再生阻止骨壞死、防止關節軟骨退行性變, 從而恢復組織解剖結構。
關于如何修復股骨頭壞死,臨床上通常采用高壓氧、體外沖擊波、脈沖電磁場、藥物治療、針灸等方法,但治療效果有限,只能改善患者的癥狀,無法根治。因此在缺乏有效治療的情況下, 多數患者最終只能選擇股骨頭假體置換。
因此,如何降低股骨頭壞死的塌陷成為臨床工作人員的一大難題。
?
近年來發現,干細胞療法能有效地改善股骨頭壞死的血供問題,利用其分化潛能促進骨細胞的修復,能有效延緩股骨頭壞死的速度。目前, 已有大量有關股骨頭壞死與干細胞移植的相關報道, 提示干細胞在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及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
間充質干細胞(MSCs)臨床治療股骨頭壞死最早始于30多年前,法國的Henri Mondor醫院。
Hernigou和Beaujean在1990年至1996年12月,共給116例早期缺血性骨壞死患者(189個髖關節)施行了前瞻性的髓芯減壓術和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
2002年他們發表觀察5-11年的臨床研究結果?:經過治療,189 個髖關節中,44個股骨頭已坍塌的髖關節,只有25個髖關節需要手術行關節置換治療;股骨頭還沒塌陷的145個髖關節,只有9個髖關節需要手術行關節置換治療。病變較小(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技術可以用來提高股骨頭壞死區域的修復,至少在股骨頭發生損傷的早期階段是有明顯療效的。
2018年這家醫院再次報道這個臨床研究追蹤30年的結果:僅接受髓腔減壓術治療的髖部后來進展到需要關節置換的大約是接受初次干細胞移植的髖部的3倍;90髖經骨髓注射MSCs治療,無塌陷。
科學家們認為MSCs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制可能為:
(1)??疏通發生病理改變的股骨頭內血管,改善靜脈回流,降低骨內壓力恢復或改善股骨頭內的血供;
(2)??改善或增加股骨頭壞死區周圍及髖部組織的血液循環;
(3)?保護血管內皮, 促進血管內皮細胞修復再生及血管新生。
總體而言,這項「30多年前的研究」證實了,在股骨頭壞死的早期,MSCs治療能發揮不錯的效果,促進股骨頭局部血供的改善,消除炎癥,促進骨密度增加。
總之,干細胞療法對早、中期股骨頭壞死療效確切, 使髖關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復,改善股骨頭壞死區域的血液循環及影像學進展,而干細胞療法聯合髓芯減壓植骨支撐術為股骨頭壞死患者帶來福音。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7458.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