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數據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遭受失眠困擾,成年人失眠發生率更高達38.2%。中國成人的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6.5小時,遠未達到7-8小時的建議睡眠時間。
失眠癥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連貫,中途醒來后無法繼續入睡,易造成患者疲勞,情緒紊亂,生理節奏錯亂等危害,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上述癥狀持續超過6個月稱為慢性失眠。
睡眠需求因年齡而異(嬰幼兒需要超過10小時,老年人6-8小時)。一般而言,兒童和青少年入睡時間超過20分鐘,中老年人超過30分鐘,即出現臨床意義的睡眠障礙,失眠為其中最常見。
正常的睡眠是人體大部分系統處于合成代謝的狀態,這有助于恢復免疫、神經、骨骼和肌肉系統,進而維持人體的各種功能。對于成年人來說,每天7-8小時的睡眠是必須的,若睡眠質量差或睡眠不足,則會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比如抑郁癥、糖尿病、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Gα-偶聯受體信號傳導和調節睡眠整抗原特異的人T細胞的活化
一項德國的研究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睡眠的缺失會顯著降低體內免疫T細胞的工作效率,而T細胞是增強人體免疫力、抵御癌癥的必要條件。
可見,失眠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簡直等同于“慢性自殺”,如何“整治”失眠也成為現代人關注的焦點。
干細胞的出現為許多神經系統性疾病帶來了曙光。 長期的失眠癥會伴隨神經元細胞營養不良、萎縮、退化乃至凋亡,擾亂人體免疫系統內環境穩態,還會促進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所以失眠患者常會引發抑郁癥、焦慮癥、神經系統性疾病。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很好的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及抗炎作用,如果應用到睡眠障礙患者身上也同樣會起到修復和抗炎作用,改善睡眠障礙。
近期,發表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的一項臨床觀察成果顯示,靜脈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長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浙江武警總隊醫院的醫生挑選了經過中醫藥物、認知行為等方法治療效果不佳的39位慢性失眠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研究。 其中19位接受臍帶間充質干細的移植,另外20位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相似的對照組患者則服用安眠藥物。這些患者均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總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 研究人員為移植組輸注了30ML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懸液,除少部分患者輸注后當天晚上出現興奮、睡眠不良的癥狀,2到3天后自然緩解外,沒有其他任何不良反應。 而對照組患者則按照體重連續服用一個月的安眠藥物阿普唑侖。
隨后,研究人員臨床觀察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一段時間的睡眠質量評分。
他們發現,藥物治療組的患者80%出現失眠癥狀反彈現象,這是干細胞治療組所沒有的。移植組患者經一次細胞移植治療后,患者的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可持續12個月,并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治療后1個月,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藥物相當; 治療2個月后,移植組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好于對照組; 治療3個月后,移植組的生活質量也明顯優于對照組。
慢性失眠患者存在大腦皮層神經元細胞的退化、變性、凋亡等損傷,作為目前臨床研究最廣泛的醫療技術,間充質干細胞具備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等方面的作用。 通過靜脈輸注,其分泌的大量神經營養因子在改善神經遞質環境、維護神經細胞組織的完整性的同時,可以上調患者的Treg細胞,完成對損傷細胞的修復與補充,最終改善長期失眠導致的神經衰弱等癥狀。 干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可以幫助降低患者體內因失眠引起的免疫細胞及炎性因子的增多,起到明顯的抗炎和調節免疫作用。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10人中就有1人患有失眠癥,對慢性失眠更是缺乏確切有效的治療。 目前臨床上針對慢性失眠癥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方法。傳統鎮靜催眠藥物治療失眠癥雖然療效好、見效快,但長期服用會出現很多副作用且使患者的日間功能發生障礙。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745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