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臨床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牙齒甚至全身健康。基于細胞移植的組織工程是目前再生牙周組織的主要策略,研究其再生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作為旁分泌的重要組成已被證實在組織再生中扮演關鍵角色。基于sEVs的無細胞療法可以避免細胞移植帶來的一系列免疫反應,與傳統的細胞移植相比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sEVs在皮膚組織、骨組織及軟骨再生中均發揮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牙周組織再生中的研究還很少。牙囊干細胞(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DFSCs)作為多種牙周形成組織的前體細胞,促牙周再生功能已明確。其分泌的sEVs(DFSCs-sEVs)在牙周組織修復及牙周膜干細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增殖、遷移、成骨分化等方面發揮關鍵調控作用。
近日,云南省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楊禾豐博士和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胡江天教授團隊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雜志上發表了題為“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providebiochemical cues for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2022;13:92)的研究。該研究表明DFSCs-sEVs通過促進PDLSCs增殖、遷移及成骨向分化從而促進牙周組織再生。DFSCs-sEVs促進PDLSCs增殖的作用可能部分歸因于p38 MAPK信號通路的激活。

結果顯示,DFSCs-sEVs被PDLSCs攝取后促進了PDLSCs增殖、遷移及礦化結節形成,并上調成骨相關基因(RUNX2, BSP,COL1)和成骨相關蛋白(RUNX2, BSP, COL1, ALP)的表達;進一步探究其機制發現DFSCs-sEVs通過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促進PDLSCs增殖;移植DFSCs-sEVs后,大鼠牙周缺損區可見新牙周膜樣結構和新骨形成,在新形成的牙周膜和缺損區軟組織中觀察到PKH26標記的DFSCs-sEVs。
上述結果展示了DFSCs-sEVs促牙周再生的潛力,為探索無細胞移植技術再生牙周組織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provide biochemical cuesfor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Stem Cell Res Ther. 2022;13(1):92.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wmt/1154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