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完成對第一位參與試驗的50多歲女患者的注入。目前未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此次試驗為初期階段,最多將有18人參與。主要目的是確認安全性,計劃持續至2024年3月。研究團隊力爭在數年內投入實際應用。
注入的細胞由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財團儲備的iPS細胞制成。在iPS細胞內加入能夠發現在卵巢癌的一種、“卵巢透明細胞癌”等存在的特有蛋白質“GPC3”的基因,之后iPS細胞變成了具有攻擊癌細胞能力的NK細胞。
?
試驗對象是癌癥已出現在腹腔內擴散的“腹膜播散”的患者。通過導管每隔一周將細胞注入腹腔,總計4次。
?
該團隊認為,制成的NK細胞攻擊癌細胞以外細胞的風險很低,且停留在體內的時間短,因此副作用小。在實驗鼠試驗中,癌細胞得到遏制,生存期有所延長。
?
該團隊稱,日本每年有不到2000人被確診患有卵巢透明細胞癌。據悉如果改變靶向蛋白質,還可用于其他癌癥。(完)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715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