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殺傷 (NK) 細胞是先天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具有強大的細胞毒性。基于 NK 細胞的療法,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與化療聯合使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望解決結直腸癌(CRC)患者術后復發和轉移的問題。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NK 細胞功能下降與癌癥發病率有關。2000 年,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在日本某城鎮開展,隨訪了 3625 名居民 11 年,結果證實了 NK 細胞毒性低與癌癥發展之間的關聯。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醫院通過結腸鏡檢查篩查直腸癌的 872 名高危受試者(年齡超過 40 歲)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簽、前瞻性、橫斷面研究。在結腸鏡檢查當天,即檢查前采集血液樣本。該測試涉及用細胞因子刺激全血,誘導 NK 細胞分泌干擾素γ (IFNG),并通過 ELISA 對其進行量化。
主要目標是確定患有直腸癌和未患有直腸癌的受試者之間的 NK 細胞活性差異。次要目標是根據受試者操作特性分析和最準確識別直腸癌患者的臨界值來確定測試性能。
以結腸鏡檢查為參考標準,全血樣本中的 NK 細胞活性檢測可識別出直腸癌?患者,敏感性為 87.0%,陰性預測值為 99.4%。與 NK 細胞活性高的受試者相比,NK 細胞活性低的受試者患直腸癌的風險高 10 倍。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行業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 High-Risk Subjects Undergoing Colonoscopy(接受結腸鏡檢查的高危受試者中自然黑仔細胞活性與結直腸癌的關系)。
結直腸癌的 NK 細胞免疫治療
人類自然殺傷 (NK) 細胞是免疫領域的全方位參與者,因為它們對轉化細胞具有強大而直接的反應,并且能夠調節隨后的適應性免疫反應。基于 NK 細胞參與的免疫療法的潛力最初是在血液學環境中發現的,但它啟發了設計不同的免疫治療工具,這些工具也可用于治療實體腫瘤,包括結直腸癌 (CRC)。事實上,盡管有癌癥預防篩查計劃、手術和化療策略,但結直腸癌是最普遍的癌癥之一,死亡率最高。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有效和互補的免疫療法。
近年,伊朗和英國的研究團隊在行業期刊Sec. Cancer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上發表了題為Contribu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innate immunity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的綜述報告,揭示了自然殺傷細胞在結直腸癌先天免疫中的作用。
自然殺傷細胞是先天免疫系統的成員,由于 NK 細胞具有強大的抗腫瘤特性,它們被認為是腫瘤治療的一種有效方法。結直腸癌 (CRC) 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約有 200 萬新病例。
轉移性結直腸癌預后不良,總生存期不到三年。化療和手術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此外,靶向治療和免疫檢查點阻斷是結直腸癌治療的新方法。在這些患者中,循環 NK 細胞是預后標志物。結直腸癌免疫細胞療法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消除。自體NK 細胞療法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里程碑。同種異體 NK 細胞療法已在臨床試驗中得到廣泛研究。
2024年3月25日,我國的研究人員在行業期刊BMJ Open有關自然殺傷細胞注射聯合化療對中國ⅲ期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報告。
該報告指出,在中國,結直腸癌(CRC)是第二常見的診斷癌癥,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五大原因。然而,術后對多種化療藥物的耐藥性導致大腸癌主要治療的失敗。自然殺傷(NK)細胞是天生的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基于NK細胞的治療,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與化療聯合使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有望解決直腸癌患者術后復發和轉移的問題。
這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旨在評估NK細胞注射聯合XELOX(卡培他濱加奧沙利鉑)為基礎的化療對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將受試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治療組還將接受NK細胞(5×10^9)與+XELOX為基礎的化療,而對照組將只接受XELOX為基礎的化療。這種治療將重復八個周期(6個月)。隨訪期約3年。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4136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