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CAR-T療法則是近兩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這項技術在治療各種惡性腫瘤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已成功應用于多種血液惡性腫瘤的治療。
隨著2021年阿基侖賽注射液、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先后在中國獲批上市,2022年西達基奧侖賽獲美國FDA批準上市,CAR-T療法已然進入井噴期。
目前國內外已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

2022年11月29日,國際率先開發用于通用型同種異體CAR-T細胞療法的Allogene Therapeutics生物技術公司公布了其AlloCAR T?平臺在血液學及實體瘤方面的研究進展,其中包括靶向CD19的現貨型”CAR-T療法ALLO-501A的1期臨床試驗新數據。
截圖源自Allogene 官網
據悉,在2022年6月份,ALL-501A就已被美國FDA批準獲得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認定(RMAT),用于治療復發性/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
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22年10月25日,33例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患者接受單次輸注CAR-T產品ALLO-501A聯合FCA90 淋巴細胞清除方案(氟達拉濱和環磷酰胺+9mg ALLO-647)。所有登記的患者中92%接受該產品,且在入組后2天內開始治療。
該產品在臨床試驗中的反應總體上是持久的,在6個月時獲得完全緩解(CR)的9例患者中,8例仍處于緩解狀態,最長的完全緩解持續時間超過26個月!
在接受單劑量FCA90方案治療的12例患者中,客觀緩解率達67%(8/12),完全緩解率50%(7/12),6個月和12個月的完全緩解率均為50%。



截圖源自Allogene 官網

截圖源自Allogene 官網

截至2022年2月23日,6名患者接受了CB-010的治療,5名患者完成了療效評估。4例患者獲得完全緩解,1例患者獲得部分緩解,完全緩解率為80%,總緩解率為100%。所有4例在28天時獲得完全緩解的患者在3個月時緩解仍然持續。最長的緩解持續時間為6個月。
CB-010的初始數據令人振奮,研究團隊相信這些結果顯示了在治療侵襲性r/r B-NHL患者方面設立新治療標準的潛力。目前,其開發公司Caribou正在開發一系列“現貨型”CAR-T和CAR-NK細胞療法,用于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實體瘤。讓我們拭目以待更多令人驚艷的研發成果!



作為國際上首個針對Claudin18.2的CAR-T細胞,CT041從2019年首次亮相就驚艷世界,其顯著的療效展現出對消化系統腫瘤的良好治療前景。
2022年5月9日,科濟藥業CAR-T細胞產品CT041治療消化系統腫瘤的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edicine》雜志上,這也算是首個發表于頂級學術期刊的迄今為止最大樣本量的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臨床研究!
1.?所有患者的客觀緩解率達48.6%,疾病控制率達73%;所有胃癌患者總客觀緩解率為57.1%,疾病控制率達75.0%。 2.?既往接受至少2線治療失敗的胃癌患者:客觀緩解率為61.1%,疾病控制率為83.3%。
除此之外,還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細胞療法。例如,由傳奇生物研發的LB-1904,用于治療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經進入臨床I期試驗。此外,我國還有多款針對Claudin18.2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招募中。

2022年8月18日,科濟藥業宣布,《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志上發表了關于其自主研發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候選產品CT011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長期生存案例報告。
此項研究報道了1名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在接受GPC3 CAR-T細胞與索拉非尼聯合治療后獲得了完全緩解(CR)和長期生存。
這是一名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肝細胞癌的60歲男性,CT011聯合索拉非尼治療耐受性良好。患者從第3個月開始達到部分緩解(PR),并在第一個 CT011 輸注周期后的第12個月達到完全緩解。腫瘤超過36個月(超3年)沒有進展,在第一次輸注后保持完全緩解狀態超過24個月。

2022年4月19日,上海斯丹賽生物宣布,其開發的實體瘤CAR-T產品GCC19CART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
在ASGCT會議上,斯丹賽介紹了關于21例患者的最新臨床數據,其中13患者以1級劑量(1×106?cells/kg)入組,8名患者以2級劑量(2×106cells/kg)入組。根據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1級劑量組客觀緩解率(ORR)為15.4%(2/13),2級劑量組客觀緩解率為50%(4/8)。
除了靶點GCC外,結直腸癌另外一個有效靶點GUCY2C也是近期研究熱門,中國有一項針對7名患者的小型 CAR-T 研究,以結腸癌標志物GUCY2C為靶點。該研究發現,2~3 例患者出現部分緩解和疾病穩定。
任重道遠,CAR-T療法將為更多實體瘤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截至目前,國內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數量已經超過500項,居世界第一,這也是中國首次在一個新藥研發領域走到國際前列。其中,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斯丹賽生物的GCC19CART、科濟藥業的Claudin18.2 CAR-T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此外,還有多公司在布局新一代CAR-T以及異體CAR-T技術,初步數據優異,有望獲得全球市場。
2021年我國迎來了細胞免疫治療的元年,作為先鋒的CAR-T療法,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CAR-T療法主要在于改造T細胞來使其識別腫瘤細胞的特殊靶點,理論上,可以有無數種針對不同靶點的CAR-T療法,這意味著蘊含著無限可能。
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在國內外醫學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降低細胞療法毒副作用,降低價格,突破實體瘤的瓶頸,讓越來越多的晚期癌癥患者獲益!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2.https://aacrjournals.org/clincancerres/article/26/15/3979/82521/Chimeric-Antigen-Receptor-Glypican-3-T-Cell
3.https://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0/05/05/1078-0432.CCR-19-3259
4.https://jhoonl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5-021-01128-9#MOESM1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2371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