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再生醫學的種子細胞,干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神經、血液、心血管、骨關節等多種系統疾病中。在一定條件下,干細胞移植可以誘導分化為肝細胞,為肝硬化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

傳統方法治療肝硬化效果欠佳
肝硬變是由各種慢性肝損傷引起的終末期病變,病理特點為假小葉形成、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及肝內外血管增生。肝硬化副反應每年導致全球大約一百萬人死亡,是世界上衰亡最多的第11大原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雖然傳統的介入性治療方法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但由于醫療成本高、供肝源不足、術后不良反應多和免疫排斥反應等原因,使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受到限制。這就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應用廣泛、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干細胞移植能改善肝纖維化和促進肝功能恢復
干細胞是一類來自于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非造血干細胞,主要來源于骨髓,也可來源于脂肪組織、肝臟、牙髓等多種組織。
已發現干細胞移植可以直接分化成類干細胞(HLCs),對肝細胞起到免疫調節、抗炎、抗纖維化、抗氧化應激和抗凋亡的作用,是細胞替代法干預肝硬化最有應用價值的成體干細胞。
許多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 MSCs移植治療肝硬化有明顯的優勢,科學家們將間充質干細胞經尾靜脈注入肝纖維化大鼠體內,觀察到移植組大鼠的肝纖維間隔變窄,數量減少,肝小葉結構恢復,肝內 I、Ⅲ型膠原蛋白的表達, ALT和 AST的水平低于對照組, Alb升高(P<0.05),表明干細胞移植能有效改善肝纖維化,促進肝功能恢復。

干細胞移植可顯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研究發現,在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通過靜脈注射間充質干細胞,發現移植組終末期肝病模型和Child-Pugh評分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于2020年12月發表了干細胞移植干預肝硬化的 RCT分析報告,共納入579例肝硬化患者,結論干細胞移植干預能明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衰亡率。
經靜脈移植的干細胞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移植,對IL-1β、IL-6和INF-γ等基因表達的影響也更明顯,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炎癥反應。本實驗的結果顯示尾部靜脈及肝內注射干細胞移植干預是有效的。

干細胞移植干預肝硬化效果顯著
2021年5月前,科學家對258例肝硬化患者干細胞移植干預的遠期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發現實驗組的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移植后1年、2年、3年和5年肝功能都有明顯改善。而兩組肝癌的總發病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21.1% vs20.4%)。
許多其他的臨床研究也表明,干細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終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組織形態學,并可以提高其生存質量。

總之,通過以上研究發現,乙肝肝硬化患者應用干細胞移植治療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肝功能指標。對此,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歡迎您分享,點贊,留言!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細胞世界網站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741.html
免責聲明:此文為自助投稿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