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細胞治療藥物的問世,給不少血液腫瘤患者帶來福音。記者11日獲悉,奕凱達( 阿基侖賽注射液)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的中國患者多中心真實世界研究數據“面世”。
相關研究在全國17個認證治療中心納入患者,數據結果顯示,中國患者12個月總生存率高達84.3%,最佳總緩解率達83.2%,最佳完全緩解率為58.4%,且安全性更好。
據悉,CAR-T細胞治療產品不僅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多選擇,更讓原本“無藥可治”的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可能,重獲回歸正常生活的機會。奕凱達是一種CAR-T細胞治療藥物。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梅恒教授當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從實現2030健康中國發展目標和老齡社會快速到來兩個角度講,淋巴瘤都是非常需要管理的疾病。它是血液系統的第一大腫瘤,但傳統療法近30年來缺少突破,超過1/3的患者急需新療法。
“目前以CAR-T為代表的新興治療手段逐漸走向臨床。”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治療手段不能滿足所有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需求,以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為例,有40%的患者不能治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鄒德慧教授介紹,對于二線復發難治的大B細胞淋巴瘤,既往傳統治療有效率僅略高于20%,而CAR-T的療效提升巨大。
在第八屆上海國際淋巴腫瘤高峰論壇暨第四屆國家血液轉化和創新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黎教授介紹了奕凱達中國真實世界中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據悉,這是基于中國人群CAR-T治療的真實數據。
據悉,在相關研究中,奕凱達療效數據與海外真實世界研究ZUMA-1數據以及國際血液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數據保持一致。今年六月,該真實世界研究結果已被第28屆歐洲血液學協會大會(EHA)年會和第17屆惡性淋巴瘤國際會議(17-ICML)兩個頂級國際學術會議接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錢文斌教授對記者表示,中國人群真實世界研究證明了CAR-T用于治療難治復發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國患者的療效跟國際上相當。隨著CAR-T療法技術進步,國內未來很可能在實體瘤,比如胃癌等治療領域,形成突破。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李玉華教授介紹,在其所在醫院,醫生們在使用阿基侖賽注射液時致力找到以CAR-T為中心的高危淋巴瘤的治愈策略,讓患者高質量地被治愈,高質量地生存,快速回歸社會和家庭。梅恒教授則指出,多種CAR-T療法正在帶來治療上的突破。未來如果奕凱達再往前推進到1.5線療法,長期生存或會提升至60%-70%,這就達到了臨床目的。
*文章信息來源于中國新聞網,侵刪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3541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