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權威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0.618)發表了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陳迪教授課題組和交大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王志剛教授課題組的合作論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胃癌細胞源外泌體分離與檢測技術”(ExoSD chips for high-purit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and high-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derived exosome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是一本致力于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學研究、設計、開發和應用的國際著名期刊。同時也是一本跨學科期刊,服務于對新型診斷和電子設備中生物材料和設計的開發感興趣的專業人士。

胃癌細胞源外泌體作為生物標志物在非侵入性檢測早期胃癌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應用潛力。然而,從成分復雜的樣本(例如血漿、尿液、唾液和細胞培養上清液)中分離并檢測外泌體(粒徑:30-150 nm)存在巨大的挑戰。該研究設計并制備了一種高度集成的外泌體分離和檢測微流控芯片(ExoSD),從細胞培養上清液中分離外泌體,并以高靈敏度免疫熒光檢測胃癌細胞源外泌體。所研制的ExoSD芯片已被證明是可用于外泌體分離和檢測的前沿平臺。此外,它還可以作為一個多功能平臺,擴展到其他細胞來源的外泌體或細胞的分離和檢測應用中。
為了研究制備的ExoSD芯片分離外泌體的性能指標,該研究設計了實驗進行驗證。實驗結果表明,ExoSD 芯片在 80 μL/min 的送樣速率下實現了高回收率(>80%)和高純度(>83%)的外泌體分離。

該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ExoSD芯片對胃癌細胞源外泌體的檢測性能。芯片通過多重免疫抗體復合檢測,成功檢測到胃癌細胞源外泌體。此外,基于胃癌患者(I期和II期)臨床血清樣本的實驗結果表明,ExoSD芯片對胃癌患者的檢出率高達70%。

研究生吁子賢同學和林樹靖助理研究員同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陳迪教授、林樹靖助理研究員及王志剛教授。
來源:上海交大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linchuang/lcyj/583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