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患者中的骨科疾病,發病率隨著患者年齡增長而不斷增高。目前臨床上欠缺有效控制和徹底逆轉膝骨關節炎疾病的治療方案,隨著近年來細胞醫學發展,研究學者發現干細胞在膝骨關節炎調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干細胞與膝骨關節炎
目前,在眾多干細胞中,間充質干細胞(MSCs)治療膝骨關節炎是主要研究方向。MSCs作為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內,并且具有較強分化潛能以及旁分泌營養作用的干細胞,能夠有效抑制膝骨關節炎的病情。
由于不同組織來源的干細胞免疫表達和多向分化功能存在差異,相比于其他部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無需配型、感染率低、無倫理問題、分化潛能強、增殖能力強、采集方便等眾多優點,所以臨床應用較多的干細胞多為臍帶來源的MSCs。

干細胞作用膝骨關節炎的機制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MSCs治療膝骨關節炎的作用機制與其在結締組織再生損傷修復方面的能力相關。
MSCs可以直接分化成相關組織細胞,修復受損傷的部位;在其受到周圍微環境影響時,可以分泌細胞活性因子促進周圍細胞再生,這種旁分泌的營養作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膝骨關節炎患者的軟骨修復。臨床研究現狀
Jo等人采用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分為1×107、5×107、1×108三個濃度用于臨床試驗,每組3個患者,結果顯示,三組患者采用關節腔內注射脂肪間充質干細胞,1個月后膝關節功能以及癥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MRI檢查結果顯示,其軟骨再生情況也明顯改善,并且高濃度組患者病情好轉情況優于低濃度組。
Mei等人進行了32例患者應用MSCs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選取了Kellgren-Lawrence分級Ⅳ患者分別注射高低濃度的MSCs,并與常規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接受MSCs治療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膝關節炎評分也明顯優于對照組。MRI與關節鏡檢查均顯示患者膝關節功能以及癥狀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2018年Ha、li wei等國內學者通過關節腔內聯合注射富血小板血漿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輕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注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患者膝關節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于治療前,且優于對照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MSCs注射組與注射玻璃酸鈉的對照組平均軟骨T2值對比為(56.40±1.57):(57.98±1.95)ms,患者膝骨關節炎癥狀明顯改善。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官網顯示,目前已有12個關于MSCs治療不同適應癥的藥品申請,已獲國家臨床試驗默認許可,膝骨關節炎就是這12個藥品適應癥中的一種適應癥。最近幾年有關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數量較過去明顯增加,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價值一直被臨床醫學關注。
綜上所述,隨著科研人員的努力,臨床研究進度加快,相信干細胞在膝骨關節炎以及眾多難治性疾病調理方面造福人類。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98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