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到一年一次的國自然標書季了。應該拿點什么前期數據來作為標書內容呢?想必不少朋友都在做外泌體相關的研究,還是要提幾點。
-
?外泌體相關標書這兩年的中標率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從去年的2000多項,掉到了今年的1000多項。這足以說明基金委已經開始了對該領域的重申審視和思考。作為一個新興領域,最初的野蠻生長已經徹底結束。因此,不要在涉及常規的外泌體研究套路,沒有新意的追風操作必然會被斃掉。
-
外泌體研究領域從Nature的一篇外泌體GPC1作為胰腺癌標志物的報道開始起爆,到現在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最初,外泌體的功能和標志物報道占據研究主流。產業界則以exosomes diagnostics為企業標桿,向標志物研發一路狂奔。但是隨著exosomes diagnostics的沒落,這條路也陷入暗淡。因此,如果手里不是有非常好的潛在標志物,最好不要去嘗試外泌體標志物方向的標書。
-
近年來,外泌體功能報道發表的論文檔次逐年走低,而外泌體的工程化策略開始占據一些好期刊的大量版面。隨著新的標桿企業Codiak相關產品的不斷推進,使用外泌體作為藥物載體用于治療癌癥疾病的思路開始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所接受。國內也有大量企業布局外泌體藥物遞送領域,該領域還存在極大的需求未得到滿足。外泌體工程化改造是這兩年值得嘗試的標書方向。如何優化外泌體的靶向性、以及RNA和蛋白的裝載性,是不錯的方向。
-
外泌體RNA相關研究,尤其是miRNA相關研究報道的投稿高度逐年下降,這提示著無論是研究者還是期刊方面,對于外泌體miRNA研究的認可度已經越來越低,跟風報道外泌體miRNA相關功能已經很難再實現高質量報道突破。如果沒有很好的功能效果以及潛在的臨床轉化前景,外泌體miRNA功能研究的中標率會比較低。
-
外泌體相關蛋白及相關蛋白翻譯后修飾在各種生物學功能方面的研究報道還較為少見,目前相關報道的期刊檔次較高,同時也確實存在更多的想象空間。包括Codiak在內的諸多外泌體藥物遞送相關研究公司的主流業務也集中在外泌體攜帶特定蛋白發揮功能方面。闡釋新的外泌體蛋白潛在功能和應用策略是值得考慮的方向。
hzangs才疏學淺,讀了幾年文章,在這里班門弄斧,提幾個建議。認可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的,不認可的也請一笑了之。
預祝大家今年能夠中標。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wmt/749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