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euP)是由物理性的機械損傷、代謝或營養性神經改變、病毒感染、藥物或放療的神經毒性、缺血性神經損害、神經遞質功能障礙等多種因素引發的慢性疼痛,表現為自發性疼痛、痛覺過敏、異常疼痛和感覺異常等臨床特征。目前臨床治療NeuP尚無較好方案,數據表明至少有50%的患者未能獲得有效的疼痛緩解,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個人和社會經濟負擔。因此,探尋神經病理性疼痛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和社會意義。
間充質干細胞(MSCs)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和調節免疫功能的多能干細胞,在多種慢性動物疼痛模型中也顯示出良好的鎮痛作用。人胎盤間充質干細胞hPMSCs是2004年發現的一種新型MSCs,與其他MSCs相比,hPMSCs代表了一種安全、易獲取、豐富且潛在有效的干細胞治療形式。與其他來源相比,胎盤可以無創獲得,其價格較低且不易引起倫理問題。然而,目前關于hPMSCs和hPMSCs-sEVs在Neuropathic
pian中的作用尚無報道。
近日,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麻醉科陶濤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IF:9.587)雜志上發表題為“Human PMSCs-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lleviate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miR-26a-5p/Wnt5a in SNI mice model”的研究論文(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221 (2022)),該研究證實了人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通過miR-26a-5p/Wnt5a抑制小膠質細胞神經炎癥,進而緩解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機制,為臨床實踐中應用hPMSCs-sEVs治療NeuP提供了新策略。陶濤教授和南方醫院麻醉科秦再生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陸羿天碩士和張錦濤博士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lleviate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miR-26a-5p/Wnt5a in
SNI mice model.J
Neuroinflammation?19, 221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74-022-02578-9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wmt/18818.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