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表明,敏感皮膚的發病率正在增加。皮膚敏感性和皮膚屏障功能與許多皮膚病有關,包括特應性皮炎、牛皮癬、酒渣鼻等。間充質干細胞 (MSC) 衍生的外泌體 (hMSC) 可能被視為一種新的有效治療方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科研團隊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Front. Bioeng. Biotechnol.
皮膚敏感與許多皮膚病有關,包括特應性皮炎、牛皮癬、酒渣鼻等。
敏感皮膚是一種主觀皮膚對冷、熱和風等環境因素和頻繁或長期使用某些局部產品(如化妝品)過度反應的情況。
最近,流行病學研究發現 56.8% 的韓國人存在敏感皮膚。在中國,敏感皮膚的平均患病率為 13%。這種情況令人不安,對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細胞外囊泡 (EV),例如外泌體,已被確定為細胞間通訊系統的介質。
外泌體含有多種蛋白質和核酸,可實現多因素信號傳導。盡管 MSCs 已在組織和器官修復中使用了很長時間,但已發現間充質干細胞 (MSCs) 的 EV 可促進與 MSCs 本身相當的治療活性。
MSC 衍生的細胞外囊泡 (EV),包括外泌體和微泡 (MV),由于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無毒性和一些特定的治療活性,正在取代 MSC 在 MSC 無細胞療法中的作用。
MSC-EVs在糖尿病、心肌梗死、移植、癌癥、黃斑變性、骨修復、骨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AD)、缺血性中風、多發性硬化癥以及COVID-19等多種疾病中的治療效果已得到證實在臨床試驗中有報道。
HMSC-外泌體 (hMSC-exosomes) 表現出心臟和腎臟保護活性,并且在心肌梗塞、中風、腦損傷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動物模型中有效。
MSC 衍生的外泌體可能是涉及唾液腺的糖尿病并發癥的新型治療策略。臨床前薈萃分析, 腎臟修復,急性腎損傷,還有炎癥性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視神經炎和骨關節炎。
這些表明,hMSC 外泌體可能是再生醫學和美容醫學中 hMSC 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替代品,因為它們可以避免與基于活體 MSC 的治療相關的大多數問題。
研究發現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 (HucMSC-Exo) 中含有的 wnt4 可以增強β -catenin 的易位和活性,從而促進皮膚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以及血管生成。
研究還發現 HucMSC-Exo 可以減少皮膚缺損小鼠模型中的疤痕形成和肌成纖維細胞的積累。
這些功能主要依賴于 HucMSC-Exo 中包含的 microRNA。這揭示了 hMSC-外泌體在皮膚區域使用中的潛在影響,但其對敏感皮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到現在才得到闡明。
22人參與臨床試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科研團隊選擇了22位志愿者參與臨床試驗,22人年齡在18~55歲,5%乳酸刺痛試驗評分≥3分,反復出現干燥、刺痛、灼痛、瘙癢等不適癥狀的健康志愿者22名,經知情同意后參與本研究。
試驗期間懷孕、哺乳或計劃懷孕的受試者;既往有皮膚病(如痤瘡、濕疹、牛皮癬)或正在服用抗炎藥的人;在試驗前 6 個月內或試驗期間進行過面部整容手術、面部提升、除皺或平滑疤痕,或計劃重塑面部的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該研究是根據赫爾辛基宣言的原則進行的。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22位志愿者在7、14、28天由同一位皮膚科醫生進行主觀評價,包括客觀和主觀癥狀及改善指數。
評分標準如下。改善指數的計算:改善指數=(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根據改善指數分為完全好轉(改善指數>90%)、顯著改善(改善指數60%~89%)、好轉(改善指數20%~59%)和無效(改善指數
0分:不干燥,有鱗屑、紅斑、丘疹,無自覺癥狀;
1分:輕微干燥粗糙,輕微鱗屑和紅斑,輕微緊張,灼痛,或瘙癢;
2分:中度干燥粗糙,中度鱗屑和紅斑伴少量丘疹,中度緊張、灼痛或瘙癢;
3分:嚴重干燥粗糙,嚴重的鱗屑和紅斑伴有明顯的丘疹或膿皰,嚴重的緊張、灼痛或瘙癢。
志愿者在使用產品后的第 7、14 和 28 天填寫問卷,提供他們對產品的主觀滿意度。評價標準分為AE級:A級,不滿意;B級,比較滿意;C級,滿意;D級,非常滿意;E級,非常滿意。
臨床試驗結果
圖:皮膚科醫生的客觀、主觀癥狀和干燥度評估。* p
圖:愿者 #22 使用 VISTA” 系統在 0 天(DO)、7 天(D7)、14 天(D14)和 28 天(D28)時的照片,在 28 天時可以看到紅色區域的改善。
研究結論
雖然敏感性皮膚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許多研究將皮膚屏障損傷、炎癥、血管、神經高反應性和血管增生/擴張確定為敏感性皮膚的關鍵機制。MSC 外泌體的可溶性成分能夠促進組織再生,并抑制缺血組織中的有害免疫反應和神經元再生。MSC 衍生的分泌蛋白組顯示出免疫調節、神經元保護和抗細胞凋亡作用,從而增強組織修復和再生。
在以前的實驗和臨床前環境中,基于外泌體的療法在各種疾病模型中得到廣泛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 hMSC 外泌體可以改善敏感皮膚患者的臨床癥狀、皮疹和皮膚指標,包括 TEWL、水合作用、皮脂、pH 值和 L* a* 值。因此,研究人員認為 hMSC-外泌體可以通過修復皮膚屏障、調節真皮免疫和抑制神經血管高反應性來改善皮膚敏感狀況。
hMSC-外泌體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優點,可改善敏感皮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皮疹,有望作為一種無MSC細胞的新型療法用于敏感皮膚相關疾病的治療。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wmt/3037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