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細胞治療是在臨床上應用最廣的生物治療,是采集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在體外經多種細胞因子誘導和培養后獲得的一類具有非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限制性殺瘤活性的免疫細胞,目前已證實對多種惡性腫瘤細胞均有殺滅作用。
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主要手段是手術切除結合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而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免疫力低下,沒有手術機會,聯合化療風險大,卡培他濱單藥口服可作為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一線化療方案。
腫瘤的生物免疫治療是指運用生物學技術,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激發機體免疫應答反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從而起到有效抗腫瘤作用。CIK細胞是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于體外經多種細胞因子刺激后獲得的一群免疫細胞,表型標志CD3+、CD56+為雙陽性,因此其兼有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和NK細胞的活性。CIK細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殺瘤活性高、殺瘤譜廣等特點,在臨床應用中明顯優于其他過繼性免疫治療手段。
CIK細胞聯合化療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
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的臨床研究人員在行業期刊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上發表了題為《CIK細胞聯合化療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的臨研觀察報告。
該報告指出,為了探討CIK細胞聯合化療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臨床人員選擇了114例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分為治療組(72例,接受CIK細胞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和對照組(42例,單純接受卡培他濱化療),比較分析2組總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生存。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別為44.4%和80.6%,高于對照組的23.8%和52.4%(P
CIK細胞培養和治療方法,采集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50mL置于抗凝管中,采用Ficoll-Paque分離外周血單核細胞,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同時加入白介素-2、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抗CD3單抗、干擾素、Ret-ronectin等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約培養14d后待細胞數量達到5×10^9時將其溶于含有質量分數2%人血清蛋白的生理鹽水溶液中分5次回輸給患者,每次間隔1d。
考慮到CIK細胞治療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毒副反應輕,該研究以CIK細胞聯合卡培他濱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與單純口服卡培他濱相比,治療后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顯增高;中位生存期、平均無進展生存時間、1a生存率均也明顯增加。結果提示,采用生物免疫技術能重建機體免疫功能,從根本上遏制了腫瘤的惡性發展,增強了化療療效。
總之,CIK細胞聯合化療治療高齡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近遠期療效比單純化療具有優勢,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但是由于本次研究樣本數量偏少,這一結論尚需要今后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證實,另外,治療相關的毒副反應也需進一步觀察。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3971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