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細胞療法)已經徹底改變了B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療格局——即使是晚期復發難治惡性了B細胞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后,也可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很多在臨床試驗中初次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反應率接近100%。但是CAR-T細胞療法的副作用卻限制了其使用,主要的不良反應有以下2個:
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也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接受CAR-T細胞治療后由于CAR-T細胞在短時間內會釋放出大量的細胞因子,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反應;在早期,CRS是導致CAR-T細胞治療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隨著研究的繼續,良好的醫療救治可以有效降低CRS死亡率;
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綜合征(ICANS):ICANS是接受CAR-T細胞治療后另一個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大約有50%,具體表現為混淆、譫妄、失語、運動技能喪失以及嗜睡等,嚴重時可導致患者出現昏迷或者癲癇發作等癥狀。目前由于對ICANS的認知不足,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預防其發生并進行早期干預。
但是,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有望帶來突破,幫助我們提前監測和預防ICANS發生!這項研究發表在《癌癥免疫研究》雜志上:研究人員就CAR-T細胞治療中常出現的一種臨床異常現象低磷血癥入手,發現了ICANS和低磷血癥之間的聯系,由此可以在早期通過血清中磷值監測來預測和判斷ICANS的早期癥狀和發生之后嚴重性,從而進行早期干預,使臨床CAR-T細胞療法應用更安全。

該文章報道封面 | 圖片來源:《癌癥免疫研究》雜志官網
ICANS表現出來的神經癥狀和低磷血癥有著類似的神經系統表現,因此研究人員首先需要確認低磷血癥是否是和CAR-T細胞治療有關。在體外培養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和CAR-T細胞單獨培養不同,將CAR-T細胞和癌細胞共同培養,CAR-T細胞在針對靶細胞進行殺傷時會消耗細胞外的磷酸鹽,這表明低磷血癥的發生和CAR-T細胞發揮細胞殺傷作用有關。

CD19-CAR-T細胞療法在殺傷靶細胞時會消耗細胞外磷酸鹽 | 圖片來源:Hypophosphatemia Due to Increased Effector Cell Metabolic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Neurotoxicity Symptoms in CD19-Targeted CAR T-cell Therapy
在確認了CAR-T細胞療法介導殺死靶標細胞和低磷血癥之間存在聯系后,研究人員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在對一項接受CD19-CAR-T細胞治療的77人的臨床研究隊列數據分析后發現:血液中的磷值和ICANS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之間有著顯著的反相關性,血清磷值越高,那么ICANS的發生率和發生后的嚴重程度就越低;相反的,如果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后患者早期就出現低磷血癥,那么患者后續治療中就會有更大的概率出現ICANS。

發生ICANS的患者的最低血清磷值和峰值不同,神經毒性的嚴重程度和低磷范圍內的血清磷值相關 | 圖片來源:Hypophosphatemia Due to Increased Effector Cell Metabolic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Neurotoxicity Symptoms in CD19-Targeted CAR T-cell Therapy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證實血清磷和ICANS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之間有著明顯的反相關性,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檢測血清磷數值來判斷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后是否會出現ICANS,同時也可以及早進行干預,從而降低ICANS的發生率和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性。如果可以有效地干預ICANS的發生,那么CAR-T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將得到有效提升,患者接受治療后的安全也將得到進一步的保障,有望推動其在臨床中更廣泛應用。
審校:Coco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2157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