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細胞)細胞在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科研人員就對它們進行了描述,但直到最近的15年,人們才逐漸了解NK細胞在幫助抗擊癌癥和其它疾病方面的復雜性和治療潛力。
2013年,有研究對癌癥患者采用NK細胞療法,在隨后的跟訪中,可以確定NK細胞的活性越好,癌癥治療效果會更好,同時也會降低癌癥復發風險。這項研究無論是在胃癌、神經母細胞瘤還是結直腸癌患者群體中,都有相同的觀察結果。
同時在另外一項關于60例NK細胞療法干預惡性腫瘤的臨床療效評價中,對比NK細胞回輸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患者的生存質量,結果發現整體生存質量評分增加,各功能維度評分增加,癥狀維度評分減低。
而在最新的研究中,NK細胞療法被廣泛用于各種癌癥的治療,包括:血液系統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卵巢腫瘤、橫紋肌肉瘤、乳腺癌、胃癌等等,均取得了不錯的臨床治療效果。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NK細胞療法在提高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質量方面都有極為不錯的表現,可以與手術、放療和化療等傳統治療方案互補,在未來可能成為治療癌癥患者的新手段。
NK細胞已在國內多項臨床研究中顯示良好效果
1.NK細胞治療肝癌?
方法:研究對象為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7 例肝癌患者,采集患者本身或其親屬的外周血,體外培養誘導產生高活性 NK( HANK) 細胞,在第 14、15 和16天進行靜脈輸注,連續3次輸注為1個療程,每個患者接受至少1個療程的治療。分別于每療程治療前及療程治療結束后3 周取患者外周血檢測淋巴細胞亞群,比較治療前后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其與短期臨床療效的關系。
結果:經 HANK 細胞治療后,17例肝癌患者達到部分緩解( partial response,PR) 2 例,病情穩定( stable disease,SD) 8 例,疾病進展( progressive disease,PD)4例,失聯3例;緩解率為14.3%,疾病控制率為71.4%;HANK 細胞治療前后淋巴細胞亞群無明顯變化。治療過程中 17例患者并未發生不良反應。
結論:異體?NK?細胞免疫治療可緩解病情且安全無副作用,在肝癌治療中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
2.NK細胞治療晚期結腸癌?
方法:收集 2015 年 6 月-2017 年10月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內科Ⅳ期結腸癌患者37例,治療方案經患者知情同意,共分為兩組,單克隆靶向藥聯合化療藥物和體外培養NK細胞(A 組)17例,化療聯合單克隆靶向藥物治療20例(B組),均經病理證實為結腸腺癌。統計患者治療療效,分析治療前后 PS評分、粒/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比值、NK細胞水平改變,觀察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患者經過 3-12個月的隨訪,參照實體瘤評價標準1.1 版評估患者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s,DCR)、中位疾病進展時間(Time To Progress,TTP)。
結果:A組NK細胞數量及活性較B組明顯上升,粒/淋比值水平顯著下降(P=0.002);A組DCR較B組改善明顯(P=0.018);功能狀態評分(PS 評分)兩組均有改善,A組較 B 組改善明顯(P=0.024),疾病進展時間(TTP)顯著延長(P=0.003);輸注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熱不適組間無明顯差異性,A組 3、4 級骨髓抑制發生率較B組有顯著改善(P=0.04)。
結論:化療、單克隆靶向藥物聯合NK細胞治療能夠提高藥物抗腫瘤殺傷性,改善結腸癌患者基礎免疫狀態,降低化療及靶向藥物毒副反應,一定程度上提高帶瘤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評價標準:(1)完全緩解(CR)(2)部分緩解(PR)(3)疾病進展(PD)(4)疾病穩定(SD)
兩組療效評價
兩組治療前后結腸癌肝轉移影像改變(PR)
A組:NK細胞聯合化療、西妥昔單抗,B組:化療聯合西妥昔單抗
3.NK細胞治療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肺癌發病率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升高的趨勢,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曾經高居榜首。
方法:解放軍第152中心醫院腫瘤科,曾選取94例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其入院順序分成聯合組(A 組n=47)和對照組(B組,n=47)兩組,B組僅予以(依托泊苷+順鉑)單純化療方案 ,A 組則采用NK細胞 、CIK細胞及γ/δT細胞免疫聯合化療方案。行為期2-5年隨訪,比對兩組患者總生存期及無進展生存期差異,記錄其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
?
結果:①A、B兩組的局限期患者在無進展生存期(PFS )及1年生存率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A組局限期患者總生存期(OS)及2年生存率優于B組 ( P<0.05);A組廣泛期患者在 PFS、OS、1年及2年生存率等指標對比上均明顯優于B組 (P<0.05);兩組局限期患者PFS 及OS 均長于廣泛期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②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小細胞肺癌患者予以細胞免疫治療聯合化療方案,療效突出,值得臨床推廣?。
總之,NK細胞療法正逐漸成為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臨床研究領域,但仍然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未來需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NK細胞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優化生產(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優化工藝),擴大治療范圍。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1322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