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體內環境像一個小小的世界,時刻在上演攻擊與防衛的戲碼。
?
免疫系統是身體的衛士,由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免疫物質組成,和外來病原體和體內變異細胞做斗爭,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健康。比如,皮膚和粘膜等組織作為先天性免疫系統,是阻止著外來異物進入體內的第一道防線。
而每個人身上每天有數萬億個細胞在復制,在致癌物(吸煙、電離輻射、幽門螺桿菌等)影響下,每天約有50-100萬個細胞在復制過程中可發生突變,有的突變細胞進一步變為癌細胞。我們之所以沒有得癌,是我們的免疫系統,這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一直在和癌細胞周旋,免疫系統一方面識別和清除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等,另一方面也會將體內發生突變的腫瘤細胞、衰老細胞、死亡細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清除掉。
表1? 免疫系統組成
快來一起認識下我們體內龐大的免疫細胞軍隊吧。
免疫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免疫細胞可以分為多種,在人體中各種免疫細胞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主要分三類:
?(一)淋巴細胞:免疫應答中起核心作用的免疫活性細胞,包括
-
T淋巴細胞?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是血液和再循環中的主要淋巴細胞
-
B淋巴細胞?在法氏囊或其同功器官(骨髓)內發育的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為產生抗體的漿細胞
-
NK細胞,LAK細胞?不需要抗原致敏的殺傷作用
?(二)抗原提呈細胞:免疫應答過程中起輔助作用,包括
-
單核-巨噬細胞?吞噬殺傷作用、呈遞TD抗原,啟動免疫應答、抗腫瘤作用、分泌生物活性介質
-
DC細胞?是一群異質性的細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強, 是唯一能夠激活初始型T細胞的專職抗原遞呈細胞
?(三)其他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血小板、紅細胞。


全稱:T細胞即胸腺依賴淋巴細胞
來源:骨髓的多能干細胞(胚胎期則來源于卵黃囊和肝)
功能:直接殺傷靶細胞,輔助或抑制B細胞產生抗體,對特異性抗原和促有絲分裂原的應答反應以及產生細胞因子等,是身體中抵御疾病感染、腫瘤形成的英勇斗士
亞群:輔助性T細胞、抑制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
作為白細胞的一種,T細胞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就像人體里面的特種兵,戰斗力十足。
它們在人體的骨髓里出生,然后,它們會前往人體的胸腺,在那里接受一段時間的“訓練”。當再次走出胸腺時,它們就成了一個個可以隨時出征的特種兵。
T細胞不像其他白細胞那樣,只要是病毒,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起上去群毆。T細胞可是有選擇地出擊,對付一種特定的病毒,人體的無數個T細胞中,通常只有一個T細胞會作出反應。人家真是做到了精準打擊!
全稱:骨髓依賴性淋巴細胞 來源:骨髓的多能干細胞 功能:成熟的B細胞經外周血遷出,進入脾臟、淋巴結,主要分布于脾小結、脾索及淋巴小結、淋巴索及消化道粘膜下的淋巴小結中,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為漿細胞,合成抗體,發揮體液免疫的功能 亞群:B1細胞為T細胞非依賴性細胞。B2為T細胞依賴性細胞。 T細胞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它能去打開人體對付病毒的導彈庫。那么,這個導彈庫又是什么呢?就是B細胞。 在病毒入侵身體不久,某個特定的B細胞其實已經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了病毒的一些信息,但它遲遲沒有動手,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它需要等T細胞過來跟它交換信息,做最后的確認。 好了,假如那個B細胞已經被T細胞激活了,那么接下來,它會干什么呢?嗯,跟T細胞一樣,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趕緊分裂自己,在短時間內復制出大量的B細胞,這些B細胞開始慢慢變大,因為它們的肚子里現在正不斷地制造大量的“導彈”,裝了一肚子導彈的B細胞,此時看上去胖胖的,所以,人們又把這時的B細胞叫作漿細胞。 下一步,就是發射了!一秒鐘內,一個B細胞大約能發射2000發“導彈”!而這些導彈,學名叫抗體。
T細胞不產生抗體,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細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細胞免疫”。B細胞是通過產生抗體起作用。抗體存在于體液里,所以B細胞的免疫作用叫作“體液免疫”。大多數抗原物質在刺激B細胞形成抗體過程中;需T細胞的協助。在某些情況下,T細胞亦有抑制B細胞的作用。同樣,在某些情況下,B細胞也可控制或增強T細胞的功能。由此可見,身體中各類免疫反應,不論是細胞免疫還是體液免液,共同構成了一個極為精細、復雜而完善的防衛體系。
全稱:自然殺傷細胞 來源:直接從骨髓中衍生,其發育成熟依賴于骨髓的微環境 功能:NK細胞殺傷的靶細胞主要是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較大的病原體(如真菌和寄生蟲)、同種異體移植的器官、組織等。
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殺傷細胞)是與T、B細胞并列的第三類群淋巴細胞。NK細胞數量較少,在外周血中約占淋巴細胞總數的15%,在脾內約有3%~4%,也可出現在肺臟、肝臟和腸粘膜,但在胸腺、淋巴結和胸導管中罕見。
NK細胞較大,含有胞漿顆粒,故稱大顆粒淋巴細胞。NK細胞可非特異直接殺傷靶細胞,這種天然殺傷活性既不需要預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體參與,且無MHC限制。
?
推薦閱讀:人到中年,力不從心,復活的NK細胞,讓她擺脫亞健康
NK細胞殺傷的靶細胞主要是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較大的病原體(如真菌和寄生蟲)、同種異體移植的器官、組織等。它的武器是由其活化后釋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導,如穿孔素、顆粒酶和TNF-α(腫瘤壞死因子)等。
全稱:樹突狀細胞 來源:造血干細胞 功能:DC作為目前發現的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能夠誘導特異性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生成。近年來研究表明,應用腫瘤相關抗原或抗原多肽體外沖擊致敏DC,回輸或免疫接種于載瘤宿主,可誘發特異性CTL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樹突狀細胞外形獨特,就像一個個張牙舞爪的樹妖。平時,它們就像巡邏兵一樣,體內的腫瘤細胞信息在循環過程中,會被體內的巡邏兵樹突細胞識別,癌細胞由樹突狀細胞吸收并分解,并在細胞表面上作出標記,樹突細胞同時把癌細胞的特征也就是癌抗原“告訴”(呈遞)數以百億的殺手T細胞,殺手T細胞通過T細胞受體(TCR 像條形碼掃描機)連續掃描這些細胞的表面,T細胞的掃描功能就是所謂的免疫監視。如果T細胞識別這些肽是異常的,就會發起攻擊。
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群異質性的細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強, 是唯一能夠激活初始型T細胞的專職抗原遞呈細胞。
主要特性?
-
典型樹突狀形態
-
樹突通過表面豐富MHCI、II類分子提呈大量腫瘤抗原肽,使相應T細胞受體被充分占據;
-
DC提供高水平B7-1、B7-2、CD40共刺激因子,充分激活T細胞;
-
DC與T細胞結合,分泌大量IL-12,利于T細胞對腫瘤的清除。
-
DC還分泌趨化因子,專一性趨化初始型T細胞,促進T細胞富集,增強對T細胞激活。
全稱: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來源:造血干細胞 功能:吞噬清除體內病菌異物及衰老傷亡細胞;活化T.B.淋巴細胞免疫反應。 亞群: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及幼稚單核細胞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亦稱巨噬細胞系統(macrophage system),體內具有強烈吞噬及防御機能的細胞系統。包括分散在全身各器官組織中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及幼稚單核細胞。共同起源于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分化發育,經幼單核細胞發育成為單核細胞,在血液內停留12~102小時后,循血流進入結締組織和其他器官,轉變成巨噬細胞。
單核細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像孫悟空一樣,它會變身,而且,運動能力也很強,能從血液中離家出走。它不光能吞噬病菌,還能清除受傷和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如果身體里某個地方出現了炎癥,那么,單核細胞的活兒就來了,它會在8到12小時內,快速聚集到感染組織。
全稱:肥大細胞 來源:造血干細胞 功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免疫調節(TB細胞,APC細胞活化)。表達MHC分子,B7分子,具有APC功能。表達大量的IgE Fc 受體,釋放過敏介質。具有弱吞噬功能。和血液的嗜堿粒細胞同樣,具有強嗜堿性顆粒的組織細胞。 全稱:中性粒細胞 來源:骨髓 功能: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
這是中性粒細胞追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個過程。免疫細胞捕捉細菌時超萌!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13311.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