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系統疾病較常見的有糖尿病、痛風、肥胖癥、骨質疏松癥、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下丘腦疾病等。但內分泌疾病在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有三種: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和骨質疏松癥。
分泌活性因子:干細胞具有分泌多活性因子的能力,如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和激素等。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可以調節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促進細胞增殖、分化和修復,抑制炎癥反應,調節免疫反應等。通過釋放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干細胞可以在內分泌系統疾病中發揮調節和修復作用。
免疫調節: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以調節機體的免疫反應。在某些內分泌系統疾病中,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動可能導致疾病的發展和進展。干細胞通過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和分泌免疫因子,可以抑制炎癥反應和自身免疫反應,減輕疾病癥狀。
干細胞可治療多種內分泌系統疾病
因間充質干細胞(MSCs)具有的獨特屬性,目前是研究最為深入的干細胞類型,在糖尿病患者治療方面均具有廣闊的再生醫學應用前景。
發表在《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期刊的最新綜述詳細地介紹了從2011年到2021年,十年間全球開展的間充質干細胞(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試驗,通過多方面試驗數據對比分析,綜合評價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結果顯示,在12個月的隨訪期間,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病人,減少了抗糖尿病藥物的劑量分析。有效的治療劑量從1×10^6細胞/公斤到3.7×10^6細胞/公斤不等。
治療后,HbAc1(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平均降低32%,空腹血糖水平平均降低45%。在2項試驗中,C-肽水平平均降低了38%,在4項試驗中增加了36%。所有試驗中都沒有發現嚴重的不良事件。該分析得出結論,MSC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是安全和有效的。
甲減
甲減與骨代謝障礙有關,間充質干細胞能夠分泌為多種刺激骨再生的因子。美國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探討了間充質干細胞培養液對甲減大鼠骨缺損的影響,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培養液可以改善甲減大鼠骨折部位的再生和愈合。
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24只雄性大鼠被隨機分為三組:(I)甲狀腺功能減退+骨缺損(HYPO),(II)甲狀腺功能低下+骨缺損+CM(HYPO+CM),和(III)無甲狀腺功能減退+骨缺損(對照)。手術后四周,取出右脛骨,立即進行生物力學和組織學檢查。
研究結果:彎曲剛度(32.64±3.99)、最大受力(14.63±1.89)、高應力載荷(7.59±2.31)顯著降低,與對照組和甲狀腺功能減退+條件培養基組相比,甲狀腺功能減退大鼠截骨部位的骨小梁體積(3.86±3.88)和截骨部位骨細胞數量(5800±859.8)也顯著減少(P<0.01和P<0.02)。
研究結論:CM的應用可促進甲狀腺功能減退大鼠截骨處骨折的再生,加速骨愈合。
骨質疏松
發表在《干細胞雜志》上的臨床研究顯示,圍產組織間充質干細胞有助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改善身體功能。
這是首次針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干細胞臨床試驗。這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簽的I/IIa期研究,研究對象為20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涉及到的藥物有特立帕肽和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特立帕肽是一種骨質疏松癥藥,優先刺激成骨細胞活性。
科研人員設計了2個組別:(1)單獨使用特立帕肽(2)特立帕肽聯合間充質干細胞(下稱聯合治療組)。在20名患者中,其中14名患者完成了隨訪評估,其中7名來自單獨使用特立帕肽組,另外7名來自聯合治療組。
1年的隨訪評估發現,間充質干細胞聯合特立帕肽治療是可行和可耐受的,通過促進骨結構對骨折愈合有臨床益處。另外還發現,聯合治療組的患者在功能障礙指數、視覺模擬評分等方面有明顯提高。
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策略,為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干細胞治療有望成為內分泌系統疾病管理的重要手段,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4081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