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之前,對干細胞最為熟悉的普通人或許就是媽媽,畢竟從分娩住院到離院的那段時間,都會受到各種干細胞存儲宣傳冊的轟炸。
但一場來勢洶洶疫情,讓干細胞完全走入大眾的視野,作為科研應急攻關的創新技術,干細胞在抗“疫”戰爭中一直不斷發揮療效,與此同時,干細胞抗衰老,治療疾病的作用也被廣泛流傳,干細胞存儲更是引起一股熱潮。
干細胞從哪里來呢?
干細胞家族中成員眾多,目前被廣泛應用與研究的主要是造血干細胞和間充質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主要有三種來源,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
骨髓造血干細胞:誕生之初,骨髓中便有未成熟的造血干細胞,它們可以發育成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骨髓干細胞的采集,需要在無菌手術室進行,通常會從臀部兩側的髂骨內抽取骨髓,整個采集過程大約為2~3小時。
外周血造血干細胞:人體血液中也會存在一些造血干細胞,但是需要通過特殊的手段進行采集處理。將血液中的主要成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分離,從里面取出造血干細胞,整個過程與捐獻血小板相似,采集時長約為3~6小時。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隨著新生兒一起分娩而出的圍產組織(胎盤、臍帶、羊膜)中的胎盤和臍帶中采集造血干細胞,這是對人體最無害且最安全的采集方式。
間充質干細胞
圍產組織、脂肪、骨髓、牙髓中,可以提取到間充質干細胞。
圍產組織干細胞:媽媽生產后誕下的圍產組織(臍帶、羊膜、胎盤)中提取得到的間充質干細胞,獲取方式簡單,對母嬰的健康無任何影響,無毒無害,不存在基因突變,含量十分豐富,可供全家人使用,但獲取次數有限,分娩時才能獲得。
脂肪干細胞:顧名思義,來源于人體脂肪組織,抽脂后,再從脂肪中提取干細胞。
牙髓干細胞:獲取方式主要來源兒童自然脫落的乳牙、智齒等牙齒中獲取。成人獲取方式則是從智齒中取得,但是拔取智齒需要承擔一定的疼痛與風險,相較于脂肪與骨髓干細胞的獲取,是較為方便的。
骨髓間干細胞:骨髓穿刺,獲取方式比較痛苦,取材時對患者有損傷,患有骨髓疾病者不能捐獻,且隨著年齡的老化,骨髓中的干細胞數目顯著降低,增殖分化能力大幅度衰退,局限較多。
目前,干細胞是研究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干細胞在治療疾病方面,能夠應對的疾病已經有200多種,各種高發、難治性疾病,慢性疾病等等,干細胞都有一定的研究。
不僅如此,干細胞在組織器官方面也有非常傲人的成就,心臟、肝臟、皮膚、眼角膜、耳朵……這些用干細胞培育出的器官組織,再次向大眾展現了存儲干細胞的重要價值。
未雨綢繆,存儲一份細胞,讓未來的自己也能夠享受干細胞技術發展的便利。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25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