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據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公開信息,鉑生卓越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艾米邁托賽注射液”,成為全國首款獲得NMPA新藥上市申請(NDA)正式受理并納入優先審評品種的干細胞新藥(受理號:CXSS2400062)。
據悉,這款干細胞藥品申請的臨床適應癥為激素失敗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該產品適用于治療激素失敗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重要并發癥之一,也是影響移植后免疫重建質量的重要事件。重度aGVHD往往伴有造血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生存。
自1971年首次報道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能夠使白血病患者長期存活以來,造血干細胞移植已成為惡性或難治性血液病有效的根治性治療方法之一。
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目前仍然是造成移植失敗和移植相關死亡的主要因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移植后異體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細胞,經受者發動的一系列“細胞因子風暴”刺激,大大增強了其對受者抗原的免疫反應,以受者靶細胞為目標發動細胞毒攻擊,其中皮膚、肝及腸道是主要的靶目標。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生率為30%~45%,慢性者發生率低于急性。
GVHD治療的一線用藥均為腎上腺皮質激素,然而單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療效有限,其有效率約為50%。目前還沒有治療GVHD的標準二線方案,通常需長期聯合其他免疫抑制藥物。對于部分GVHD,用常用藥物包括一線、二線藥物的治療效果均不理想。
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的免疫調節特性為其作為臨床治療GVHD提供了可能。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表明,MSCs可以通過抑制淋巴細胞的增殖、抑制抗原呈遞細胞分化成熟及功能發揮、抑制CTL形成、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等多種途徑發揮免疫調節作用。
在臨床上,MSCs 應用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預防和治療效果顯著。首次成功應用是:MSCs 治療 9 歲男孩的重癥類固醇和環孢霉素抵抗型移植物抗宿主病。世界首個干細胞治療藥物是 Prochymal 。
2015年,在《柳葉刀·血液學》(The Lancet Haematology)刊登的一項評估MSCs治療激素耐藥的aGVHD的反應和生存 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研究共發現628項文獻,閱讀文獻后排除610項文獻。其中極具價值的 六項研究提供的數據包含主要結果分析(119名患者)。在MSCs治療后6個月生存率為63%(95%CI 50-74,I2=41%)。表明注射MSCs是治療激素耐藥的急性GVHD的一個可行的治療方法。
2018年初, Mesoblast公司宣布,治療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兒的異基因間充質干細胞候選產品MSC-100-IV(remestemcel-L)的3期臨床試驗在第28天的總緩解率(ORR,完全緩解+部分緩解)成功達到主要臨床終點。
3期試驗共招募了55名兒童,其第28天的ORR為69%,與試驗方案所定義的45%歷史控制率相比,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增加(p=0.0003)。在接受至少一次輸注治療且隨訪100天(n=50)的患者中,其死亡率為22%。這與接受初始類固醇治療無效的患者第100天死亡率高達70%,呈現明顯反差。
近年來,隨著對間充質干細胞(MSC)的深入研究,發現MSC和造血干細胞共移植能夠明顯減輕GVHD的發生。MSC具有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潛能,并且取材方便,易于分離、培養、純化和擴增;使其在干細胞生物學基礎研究、 組織工程的應用研究方面,尤其是在免疫調控及促進造血重建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4067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