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研發的自分泌納米抗體CAR-T細胞藥物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批準。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自主研發的自分泌納米抗體CAR-T細胞藥物(BZD1901)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批準,用于治療間皮素陽性的晚期實體腫瘤。
3月25日,從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傳來喜訊:由該集團自主研發的自分泌PD1抗體靶向間皮素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注射液(BZD1901),順利通過國家藥審中心科學嚴謹的審評審批,3月24日正式獲批開展I/II期臨床研究。據悉,這款藥物是全球首款自分泌納米抗體的CAR-T藥物(即納米抗體武裝化細胞藥物),該藥物用于治療間皮素陽性晚期實體腫瘤(約50%實體腫瘤為間皮素陽性),在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中,表現出突出的臨床療效。這也是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第二款被國家藥審中心批準臨床試驗藥物,代表著該集團白澤計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據悉,約50%實體腫瘤為間皮素陽性。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董事長兼CEO錢其軍教授25日告訴記者:“間皮素靶點在肺癌、胃癌、間皮瘤、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種腫瘤中有著廣泛表達,自分泌納米抗體CAR-T細胞藥物的成功開發,將為更多腫瘤患者帶來新治療機會。”據了解,在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中,BZD1901臨床療效明顯。該藥獲批代表著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白澤計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間皮素是是一種分子量為40 kDa的細胞表面糖蛋白,是早期胰腺癌的生物標識,發現于血液和尿液中。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備受關注,在以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為代表的多種血液腫瘤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無效時,CAR-T細胞藥物能使超50%的患者腫瘤消退,且維持較長期療效。2017年至今,全球有8款CAR-T藥物陸續獲批上市,均針對血液系統腫瘤。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細胞藥物總裁孫艷對記者介紹,中國率先自主研發的自分泌納米抗體CAR-T細胞藥物,應用了多種創新技術。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700個活躍的細胞治療管線。但隨著參與者的持續增多,市場空間有限的血液瘤治療領域逐漸變得擁擠;動輒百萬元一針的價格,也嚴重限制了其市場滲透率的提升。
業內人士稱,在實體瘤領域的應用,以及通用化的同種異體技術,已成為目前細胞治療技術最重要的兩大突破方向。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下,實體腫瘤患者眾多,腫瘤局部微環境更復雜,獲得療效突破的需求大,難度大,眾多科學家和生物醫藥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在實體腫瘤的研發和臨床轉化方面,以求突破。錢其軍教授告訴記者,從技術上說,CAR-T細胞難以自分泌高水平抗體,從而無法真正意義實現對腫瘤局部微環境的有效改變。2018年,其與國際知名抗體專家、兔單抗的發明人朱偉民教授深入探討后認為,應建立國際一流的納米抗體發現平臺,去大規模尋找高表達及高穩定性的納米抗體。2019年,納米抗體研發平臺成功,并篩選到符合預期功能特征相關納米抗體。應用到CAR-T細胞后,體內外研究顯示出良好的抗體分泌水平以及腫瘤殺傷效果。
近年來,隨著細胞和基因技術的持續發展,通過基因改造人體免疫細胞來清除腫瘤的細胞治療技術快速興起,成為繼放化療、靶向治療之后,人類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又一技術突破。
細胞治療的核心機制,即提取患者自身免疫細胞后,嵌入特殊基因片段,使其具備針對性的腫瘤識別能力和更強的殺傷性,或者更快的擴增能力,經過體外擴增后回輸患者體內來達到腫瘤殺滅的目的。
盡管CAR-T技術在血液瘤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血液瘤治療本身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市場需求相對有限。實體瘤與血液瘤最大的不同,是其腫瘤微環境更為惡劣,CAR-T更難侵入腫瘤組織,這也是目前CAR-T技術研發的主要攻關方向。目前第四代CAR-T技術就更多聚焦于如何讓藥物在實體瘤微環境內更好地發揮癌細胞清除功能。
據了解,2017年至今,全球已有8款CAR-T藥物(包括中國2款)連續獲得批準上市,都是針對血液系統腫瘤,而實體腫瘤患者眾多,腫瘤局部微環境更復雜,獲得療效突破的需求大,難度大,眾多科學家和生物醫藥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在實體腫瘤的研發和臨床轉化方面,以求突破。
國內布局細胞治療領域的企業眾多。2021年,NMPA先后批準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和藥明巨諾(2126.HK)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上市,兩者成為國內首先獲批的CAR-T細胞療法產品。2022年3月,傳奇生物西達基奧侖賽獲批于美國上市,同年6月、10月,馴鹿生物/信達生物(1801.HK)的伊基侖賽注射液、科濟藥業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先后申請在國內上市。
2021年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開展臨床研究,在一例晚期難治性卵巢癌患者治療中成效顯著,文章發表《英國醫藥雜志》旗下的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癌癥免疫治療雜志》。2022年11月20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嚴格按照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的相關指導原則,完成藥學、非臨床及臨床研究,正式向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提出新藥臨床研究注冊申請;2022年12月16日,順利通過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審查,成功獲得受理通知書。(完)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2801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