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CHA大學本當醫學中心(CBMC)本周一表示,他們的研究人員應用源自胎兒間充質干細胞的多巴胺神經前體細胞移植到帕金森病患者體內,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證明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移植來自胎兒間充質干細胞的多巴胺神經前體細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Getty Images)
帕金森病是由中腦中分泌多巴胺神經遞質的神經細胞缺失引起。
該細胞替代療法從胎兒中腦衍生的干細胞中制造多巴胺神經前體細胞,然后將多巴胺神經前體細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腦中。
由CBMC大學神經外科教授Kim Joo-pyung領導的研究小組進行此項前瞻性、I/IIa期、劑量遞增、開放標記的研究(?NCT01860794),給15名70歲以下的患者注射了三種不同劑量的細胞(4×10^6,12×10^6,40×10^6細胞),并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隨訪。
該研究顯示,根據統一帕金森病評分量表(UPDRS),所有三個組中旋前-旋后和手/臂運動表現顯著增強(P 低劑量組的運動能力恢復效果為11.6%,中劑量組為26%,高劑量組為40%。此外,沒有副作用,如出血、免疫排斥、炎癥和腫瘤形成。
自2005年以來,通過與德國和美國教授的聯合研究,CHA大學生物技術系的Moon Ji-sook教授(梅奧醫院博士后)成功地增殖了來自胎兒中腦的多巴胺神經細胞。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CHA大學大量生產多巴胺前體細胞并應用于患者,證實了這種治療效果。
特別是,一名患有中期帕金森病的65歲婦女在2013年接受了當時世界首例胎兒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現在能夠進行日常活動,整體運動功能改善,如正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非常令人鼓舞的是,我們能夠通過PET-CT檢查確認多巴胺神經祖細胞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在超過10年的長期隨訪研究中觀察到抑制帕金森病進展的良好效果,”Kim教授說。
“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利用從胎兒組織中分離并大量生產的多巴胺細胞,加速帕金森病干細胞療法的發展。”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學術期刊《運動失調》上。
?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2798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