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這樣的世界,安裝新的心臟、肝臟和腎臟(所有這些臟器都是由你的體細胞培育出來的)就像現在更換膝關節和髖關節一樣普通。或者,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與校友用跑馬拉松的方式慶祝自己100歲的生日。換而言之,想象一個衰老已不復存在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尚未到來,但或許某一天它就會出現。歲月無情,所有人都會經歷體力逐漸減退的衰老過程,而這一過程正在受到醫生和生物學家的密切關注。雖然中止衰老過程尚不可能,但延緩衰老是可行的。在抗衰老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關注最前沿的技術,今天為大家盤點近年來十大抗衰老相關的亮點研究,了解在抗衰老的征程中,人類究竟走到了哪一步? 【1】Nat Commun: 科學家發現抗衰老關鍵, 維生素B3能延緩衰老 逐漸積累的細胞損傷對老化的起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細胞損傷有很多種來源,到底哪些真正對衰老至關重要,哪些無關緊要,仍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衰老的氧化假說——也稱自由基假說,是由1956年Denham Harman提出的。從那時起, 很多試圖證明衰老與氧化損傷關系的努力都失敗了,包括抗氧化物相關的多個臨床試驗。因此,雖然在衰老過程中氧化損傷的積累顯而易見,大多數科學家仍然認為其與衰老的成因幾乎不相干。 然而,最近發表的結果可能將改變這一切。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CNIO)的科學家們與Valencia大學的科學家、馬德里IMDEA合作,提高整體的細胞抗氧能力,而不是僅僅集中抗氧化酶。為了達到抗氧化能力的整體提高,研究人員聚焦于提高NADPH的水平。NADPH是抗氧化反應中起關鍵作用的一個相對簡單的分子。到目前為止其他人并沒有將NADPH的研究與衰老聯系起來。 【2】Oncotarget: 6類植物提取物能夠延緩衰老 “不老泉”也許只是一個傳說,但這從未阻止科學家們尋找科學地獲得“長生”的腳步。近年來,研究者們對rapamycin、metformin等藥物的興趣濃厚,主要在于它們能夠有效地延長壽命并且有治療疾病的能力。 然而,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這些藥物的抗衰老能力已經不再獨樹一幟了:一些植物提取物含有目前已知最強的抗衰老特性。 來自加拿大Concordia大學的研究者們進行了10000多次篩選試驗,看那些植物提取物能夠有效延長酵母的成活周期。 你可能想象不到,酵母是研究生命長度領域最常見的模式生物,這主要是因為酵母與人類細胞水平的壽命相仿。 【3】《科學》子刊報道 抗衰老基因突變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五柳先生筆下安寧美好的世外桃源也曾讓奇點糕心馳神往過。《桃花源記》只是文學創作的虛構,但美國的確有著一群過著隱居生活的人——阿米什人(Amish),他們住在鄉間,恪守傳統的宗教信條和簡樸生活方式,至今仍然點油燈、坐馬車,也堪稱是現代版的桃花源中人了。 阿米什人并不完全拒絕現代科技,更多是不希望淪為科技的奴隸阿米什人并不完全拒絕現代科技,更多是不希望淪為科技的奴隸。 這樣一群幾近與世隔絕的人,卻在近日登上了《科學》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一部分阿米什人中存在特定基因的功能缺失突變,他們的血栓形成顯著減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年齡相關疾病的風險下降,因此壽命平均達到了85歲,比本就是長壽群體的阿米什人整體還要多活10年!這是首個被發現有抗衰老作用的基因突變,而且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與這種突變效果相似的藥物,目前已開始臨床試驗! 【4】Nature子刊:梅奧科學家發現 清除體內衰老細胞能夠有效減緩衰老 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細胞停止分裂是機體對抗癌癥的機制之一,但現在,他們發現這些老化細胞有時反而會成為癌癥的幫兇,同時也會導致衰老。 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市梅奧診所的簡?范德爾森及其團隊研究發現,減緩細胞進入衰老狀態,可能有助于推遲老年性癌癥及其他疾病的發生。研究顯示,老化細胞除了會影響組織修復,還會引發炎癥,從而導致機體衰老。另外,老化細胞還會危及鄰近細胞,引發癌癥。 美國研究人員Baker 在2011年通過清除小鼠體內的衰老細胞, 成功延緩了皺紋形成,眼內白內障形成、肌肉組織萎縮和皮下脂肪堆積等老化征兆的出現。在小鼠的試驗讓研究人員相信,清除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積累的衰老細胞(具有持續性損傷反應的細胞),可以有效抵抗人體衰老,還能防治一些因老化細胞產生的疾病。 【5】Nature: 研究發現抗衰老肽能恢復年輕狀態 抗衰老治療可能更近了一步;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肽如何破壞在老化中發揮作用的細胞,扭轉了皮膚的損失,腎損傷和小鼠的虛弱。該研究描述了肽如何阻止稱為FOXO4的使衰老細胞增加的蛋白質的水平。 衰老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積累,研究表明,它們可以通過造成相鄰細胞損傷和損害組織功能而對衰老過程起作用。 通過用肽阻斷FOXO4,研究團隊已經能夠恢復衰老細胞中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或凋亡。 資深作者Peter de Keizer是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老齡化研究員,“只有衰老細胞才能使這種肽引起細胞死亡”。 【6】JEM:靶向作用一種抗衰老蛋白有望讓免疫細胞重新煥發青春活力!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抗老化蛋白能夠保護機體抵御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比如癌癥、神經變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格萊斯頓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靶向作用這種蛋白或能促進機體免疫系統的細胞變得年輕。 這種特殊蛋白名為SIRT1,其通常能被紅葡萄酒所激活,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SIRT1蛋白介導了機體免疫系統細胞如何隨著老化而變化。研究人員想通過研究闡明這種抗衰老蛋白如何影響細胞毒性T細胞的功能,細胞毒性T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的高度特異性守衛,其能有效殺滅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損傷的細胞以及癌細胞等。研究者Melanie Ott指出,在人的一生中會不斷暴露于細菌和病毒中,這些T細胞會發育成熟,最終失去名為CD28的蛋白,而且隨著細胞變老,其也會對機體環境產生一定的毒性影響。 【7】Scientific Reports:甘氨酸, 簡單逆轉衰老相關線粒體缺陷 衰老過程可以延遲甚至逆轉?日本筑波大學的Jun-Ichi Hayash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至少在人類細胞系中確有如此可能。他們還確認了兩種特殊的,能夠調節最小和結構最簡單的氨基酸—甘氨酸生成的基因部分參與了衰老的過程。這篇研究發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上。 在許多物種(包括人類)中,線粒體功能異常是衰老的標志之一。這種理論來源于線粒體在細胞中扮演的能源站角色,它通過細胞呼吸過程產生的能量,為細胞供能。線粒體DNA損傷會使線粒體DNA改變或者突變。而這些變化的積累與壽命的降低和早發性衰老(例如體重減輕,脫發和骨質疏松癥等)相關。 【8】Genes Devel: 科學家發現控制細胞衰老的開關—端粒酶 發表在國際雜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細胞開關或許對于健康老齡化非常關鍵,新型的細胞開關可以幫助健康細胞保持分裂和生長的狀態,比如在老年人機體中產生新型的肺臟和肝臟組織等。 在我們機體中,新生細胞會不斷補充肺部、皮膚、肝臟及其它組織,然而很多人類細胞都不能無限分裂,由于細胞每分裂一次位于染色體末端的染色體就會縮短,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就會越來越短,最后細胞便不能分裂,從而引發器官和組織老化,這些現象就會在個體老年時發生;但是有些細胞會產生一種端粒酶,其可以重建端粒使得細胞無限分裂。 【9】Nature: 人類首次開展年輕血液抗衰老臨床研究! 美國已經開始了用年輕人血漿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臨床研究,這個研究涉及到一種共生動物研究模式。 兩只小鼠共享血液循環的實驗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研究方法,科學家發現瘦素也正是依靠這種實驗獲得的重要線索,遺傳性肥胖動物體內存在一種能抑制正常動物食欲的激素,這樣共享肥胖動物血液的動物不會因為血液共享而肥胖,反而會因為食欲不振而瘦弱。 最近科學家利用這種動物發現一種現象,就是年輕動物血液中存在抗衰老的激素和成分,能讓共享年輕同伴血液的老年動物變得年輕,心臟功能會提高。 【10】《science》干細胞: 抗衰老研究領域重大進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干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通過補充外源干細胞抗衰老,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抗衰老治療手段。美國《科學》雜志將干細胞的研究成果列在十大科學進展的首位。干細胞抗衰老是再生醫學中最核心的醫療技術,它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補充種子細胞替代衰老細胞。 干細胞技術是再生醫學中最核心的醫療技術,它好比我們身體的某個器官組織受損之后能使其自我再生的細胞,形象地說就像壁虎斷了尾巴之后能再生同一個原理。 通過對干細胞進行分離、體外培養、定向誘導、甚至基因修飾等過程,在體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輕的細胞,并最終通過細胞組織或器官的移植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和抗衰老的目的,還可以廣泛用于治療傳統醫學方法難以醫治的多種頑癥,諸如白血病、早老性癡呆、糖尿病、中風和脊柱損傷等一系列目前尚不能治愈的疾病。應用干細胞技術抗衰老療法,是很多傳統方法無可比擬的。 盡管抗衰老研究面對如此多的挑戰,不過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近幾年來,谷歌等財大氣粗的玩家也紛紛入局抗衰老及人類永生的研究,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能夠極大發揮基因組學的作用。所以,永葆青春這件事兒,以后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dt/1575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