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都能產生外泌體,它廣泛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及體液中。
1983年,外泌體首次于綿羊網織紅細胞中被發現,1987年Johnstone將其命名為“Exosome”,即“外泌體”,但隨后的10年,外泌體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1996年,G.Raposo發現B淋巴細胞等能分泌抗原提呈外泌體,這種外泌體攜帶MHC-Ⅱ類分子、共刺激因子和粘附因子。研究表明這種B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以直接刺激效應CD4+細胞的抗腫瘤反應。
1998年,L.Zitvogel等發現樹突細胞(DC cell)也能產生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外泌體,而且該外泌體含有功能性的MHC-Ⅰ類和Ⅱ類分子,還有共刺激因子。這種外泌體啟動了特異性的CTL殺傷作用,促進了T細胞依賴的抗腫瘤效應。
H. Valadi等發現,細胞之間可以通過外泌體中的RNA來交換遺傳物質。這意味著細胞可以通過外泌體影響另外一個細胞,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基因強加給另外一個細胞。2013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科學家James E. Rothman和Randy W. Schekman,德國科學家Thomas C. Südhof,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內部囊泡(外泌體等)運輸調控機制,使外泌體的研究達到全新的高度。
一
外泌體概述
外泌體是細胞外囊泡(EVs)中的一類,一般直徑大小在30-150nm。細胞外囊泡是由細胞釋放的各種具有膜結構的囊泡結構統稱,根據不同的大小、合成方式、生物學性質,細胞外囊泡又分為了多種不同的亞型,外泌體便是其中一種。
最常被拿來與外泌體比較的是細胞外囊泡中的另一個大類,微粒/微囊泡(以下簡稱微囊泡)。二者的關鍵性差異體現在其合成方式上。微囊泡通過出芽方式產生,相對膜結構不是十分穩定;而外泌體則是先經過細胞膜內陷,在細胞內完成包裝過程后再被釋放到細胞外。因此外泌體的結構更加穩定,可以包裹的內容物也更加豐富。
外泌體雖小,但是“五臟俱全”。研究發現,外泌體可以包裹攜帶RNA,DNA,蛋白質、脂質等多種信號分子,其表面膜上還有豐富的抗原表達,是一種新型的細胞間信號傳遞的媒介。外泌體天然存在于體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外泌體是活細胞分泌的來源于晚期核內體(也稱為多囊泡體 )的膜性囊泡。包括腫瘤細胞在內的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都可以產生并釋放外泌體。外泌體由細胞分泌釋放出來,在血液等體液內傳播,最后又可被其他細胞吞噬,是細胞間通訊的重要介質。但是不同細胞分泌的外泌體不管在數量上還是在內含物中都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這也決定了每種外泌體所行使的功能不一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宿主細胞或腫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參與了腫瘤發生、生長、侵襲和轉移。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之間通過外泌體進行信息交換,這種通訊方式在調節腫瘤免疫中發揮了雙重作用。外泌體既可以通過抑制免疫細胞(DCs、NK細胞、CD4+ 和CD8+ T細胞等)引發的抗腫瘤反應,以及誘導免疫抑制或調節細胞群(MDSCs、Tregs和Bregs)的免疫抑制[Manufacturing Exosome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Platform.?2018, 24, 3: 242-256]。
二
外泌體提取和純化
并不是所有細胞分泌的囊泡都可稱之為外泌體,外泌體的直徑一般為30-90 nm,密度 1.13-1.19 g/ml。外泌體的分離多采用超速離心、磁珠免疫捕獲、沉淀或過濾三種方法。超速離心法是最常用的外泌體純化手段,目前已發表文獻引用最多的方法,采用低速離心、高速離心交替進行,可分離到大小相近的囊泡顆粒。超速離心法提取外泌體中,其將細胞培養上清液通過0.22 um孔徑大小的過濾器,然后直接進行超速離心,一方面可以減少外泌體制劑的污染,同時又能夠使其中較大的囊泡從濾液中有效分離。目前外泌體治療市場存在一個關鍵技術阻礙:一種有效的外泌體提取和純化工藝技術,可以規模化生產藥品級外泌體治療產品供臨床使用。
以下是各種純化方法對比:
Exopharm的LEAP技術采用親和層析法可以從成體干細胞或其他來源中分離和純化外泌體,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外泌體純化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親和層析法是利用分子之間的特異性結合相互作用,將一種分子與另一種分子分離的科學方法。當復雜混合物通過柱時,靶分子被互補結合物質(配體)特異性且可逆地結合,然后將未結合的物質從柱中洗出,分離并回收結合的分子。
三
外泌體如何發揮生物學效應
外泌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發揮其生物學效應:通過外泌體表面蛋白或者有生物活性的脂質配體與受體細胞的表面受體結合,調控下游信號轉導;與受體細胞的細胞膜融合,將功能性內容物(轉錄因子,致癌基因,調節性非編碼RNA,mRNA,感染性分子等)導入受體細胞,調控其功能。受體細胞通過胞飲或者吞噬作用將外泌體吸收,外泌體內容物在受體細胞中釋放,從而影響受體細胞的功能。
?
四
外泌體的應用
外泌體在醫療領域有著巨大應用前景,主要包括疾病診斷、治療和藥物遞送三個方面。在診斷方面,尤其是在血液和體液等液態標本中檢測外泌體標志物,從而獲取疾病相關信息的試驗診斷,比如腫瘤早期診斷、療效的預后評估等。在治療方面,研究報道了,天然未經過工程化改造的外泌體在對其有較多攝取的臟器相關疾病中具有治療作用。而工程化改造的外泌體很可能會增加外泌體的適用范圍,甚至具有作為臨床藥物的應用潛力。在藥物遞送方面,國內外發展快速的外泌體企業,多通過建立工程化技術平臺,從內源性、外源性的角度對外泌體內外蛋白進行修飾及藥物攜載,以提高其靶向性及遞送效率。
?
?01
外泌體作為檢測試劑
外泌體檢測是近幾年逐步興起的方向,外泌體從活體細胞分泌出來,可以攜帶多種DNA、RNA和蛋白多種成分,在患者血液、尿液、腹水胸水等體液中廣泛存在,且能夠在低溫條件下穩定保存。所以通過外泌體獲取攜帶足夠的生物信息相對容易,通過攜帶腫瘤早期標志物的信息,進而提供早期的診斷機會。
?02
外泌體作為疾病療法
外泌體介導的細胞通訊比旁分泌信號和內分泌信號等具有優勢,因為每個外泌體可能傳遞不止一條信息,并在基因表達的不同階段發揮調節作用。干細胞外泌體介導的細胞通訊參與了許多生理過程,包括免疫調節、腫瘤進展、組織再生、重編程、分化、端粒功能和衰老。外泌體還被應用到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關節炎等多種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治療研究中。
?03
外泌體作為遞送載體
外泌體載藥治療也是正在探索的方向,它可以向腫瘤細胞運送組分,影響腫瘤的進展、轉移和耐藥等行為。也可以將外泌體作為藥物遞送的媒介,為其構建靶向性,使其用于遞送治療劑,從而擴展現有精準治療的給藥方式。
外泌體表上有很多粘附蛋白,在基因治療領域中成為潛在載體,納米尺寸和柔韌性使它們能夠跨越主要的生物屏障,比如血腦屏障(BBB)等。因此外泌體是最好的藥物傳遞系統選擇之一,具極大的應用潛力。
由于外泌體是天然存在的分泌性囊泡,毒性較低,所以它們在體內普遍存在,進而推斷出在體內的耐受性良好。另外,外泌體固有的歸巢能力暗示了它們在藥物遞送過程中的潛在效力。
外泌體天然適用于運輸蛋白質、mRNA、miRNA、各種非編碼RNA、線粒體DNA以及基因組DNA,這使得它們可用于遞送干擾RNA以及其他治療性物質,已有研究將抗炎劑姜黃素、抗癌劑阿霉素和紫杉醇等裝載到外泌體囊泡中用于相應疾病的治療。基于外泌體的藥物遞送系統由于其內源性在癌癥的治療中具有極大優勢,能使得免疫原性和毒性最小化。
盡管外泌體是天然的新型納米遞送載體,但它可以方便地進行表面修飾從而賦予其細胞和組織特異性—靶向修飾。外泌體的表面修飾策略包括基因工程和化學修飾。化學修飾通過脂質或膜結合蛋白的化學反應或脂質-脂質相互作用安裝不同的部分。基因工程將引導蛋白或多肽的基因序列與所選擇的外泌體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融合。
五
外泌體治療領域
鑒于外泌體的廣闊應用場景,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紛紛涌入這一賽道。部分發展已然十分成熟的企業,也紛紛立項,開始積極布局外泌體相關的業務。
據動脈網不完全統計,全球目前共有46家開展外泌體相關研究的企業。其中,近1/3的外泌體企業(14家)專注開展外泌體診斷相關業務;超過2/3的外泌體企業(32家)目前主要開展在外泌體治療相關的研究。由于大多數研究外泌體遞送技術的企業同時也在布局外泌體藥物管線的開發,我們將研究外泌體遞送與外泌體藥物的企業盡數歸結在外泌體治療領域。
通過梳理全球近50家外泌體企業的相關業務,我們發現,外泌體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布局在腫瘤(30%)、腦部疾病(16%)、肺部疾病(7%)、皮膚病(5%)、疫苗開發(13%)、醫美修護(8%)、肝臟疾病(5%)、腎部疾病(3%)以及基因治療/罕見病(13%)等9個領域。
六
外泌體國外代表公司
?01
Codiak BioSciences
Codiak Biosciences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由MD安德森癌癥中心與兩家風險投資公司組建。
公司擁有用于外泌體設計和生產的核心專利平臺engEx?,可以生產出工業級別和規模的外泌體。engEx?平臺主要有兩種方式來工程化改造和生產治療性外泌體:外源藥物裝載和生產細胞改造。外源藥物裝載利用電穿孔等技術,將藥物裝載進入分離純化的外泌體中,從而得到治療性外泌體。生產細胞改造是直接對生產外泌體的細胞進行分子生物學改造,從而使該細胞生產的外泌體在其表面或者內部攜帶治療性的分子。
該公司旨在利用外泌體治療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癥、免疫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其最領先的項目是針對STING的exoSTING和針對IL-12受體的exoIL-12兩個癌癥免疫療法。exo-STING已經進入到臨床階段,ExoSTING正在開發用于實體腫瘤,激活免疫細胞中的“STING”受體,這被認為可能有助于治療癌癥。另一款針對早期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重要候選產品exoIL-12 也已經進入臨床,旨在刺激兩種類型的免疫細胞–T細胞和NK細胞來攻擊癌癥。去年12月,Codiak宣布exoIL-12產品Ⅰ期臨床研究達到主要終點,這也是行業披露的首個外泌體藥物臨床研究相關結果。第三款產品exoASO STAT6: 針對M2型巨噬細胞、肝癌、胰腺導管癌等,計劃于2022年進入臨床I期。
?02
Exosome?Diagnostics
Exosome Diagnostics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8年6月25日,Bio-Techne宣布以2.5億美元的現金和高達3.25億美元的里程碑款項收購Exosome。
Exosome Diagnostics專注于研發基于生物流體的診斷技術,可利用來自體液(血液、尿液、腦脊液等)的外泌體回收核酸(RNA 和 DNA),來對存疑的疾病的特定基因特征進行詳細分析。Exosome Diagnostics公司已開發出ExoDx Lung(ALK)肺癌診斷試劑盒和ExoDx Prostate(IntelliScore)(針對前列腺癌)血液/尿液檢測試劑盒,患者只要提供一份血液或尿液樣本,就能從獲取的外泌體中,分析內含RNA、蛋白質等成分,進而提取出關鍵分子診斷信息,以確定起源細胞,從而對癌癥進行精準診斷。
Exosome公司控制著大約200項有關基于外泌體的診斷的專利和申請,并能夠開發各種病理學中的新型高靈敏度診斷方法,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乳腺癌、膠質母細胞瘤等多種疾病,以及目前尚無診斷解決方案的癌癥。隨著液體活檢行業的興起,應用外泌體技術的液體活檢公司在行業內備受關注。
?03
ArunA Biomedical
ArunA Biomedical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專注于利用外泌體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生物醫藥公司,它有超過12年的神經干細胞生產和供應經驗,并且是第一家商業化應用神經干細胞的公司。該公司致力于利用自身平臺生產神經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為合作伙伴提供RNA、抗體、小分子等物質的給藥載體。ArunA Biomedical有較為成熟的神經干細胞培養生產平臺,這也是其大規模生產臨床級神經干細胞外泌體的基礎。ArunA Biomedical的主要產品AB 126是一類神經干細胞外泌體。AB 126通過增強神經系統的自身修復機制,用于中風的治療。該產品目前在美國進行臨床前研究,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在嚙齒動物血栓中風模型中,相比于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神經干細胞外泌體可以改善細胞及組織功能,并增加循環調節性T細胞的數量,從而促進腦損傷處的髓鞘再生。運動機能實驗也顯示,神經干細胞外泌體有緩解作用。該公司計劃于2021年進行AB 126的新藥申請(IND),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和靶點目前并不明確。
?04
Evox Therapeutics
Evox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位于英國的外泌體藥物開發公司。公司專注于罕見病的治療。該公司宣稱其專利技術平臺DeliverEXTM可以對外泌體進藥物裝載,并實現器官靶向給藥。
不同于Codiak主要發力腫瘤和神經系統疾病,Evox目前的研究重點是瞄準嚴重的罕見遺傳疾病,如先天性代謝錯誤(IEM)疾病(包括溶酶體貯積病等)。Evox Therapeutics目前正在開發基于外泌體的多肽療法,用于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其針對杜氏肌營養不良和感染的早期研究也正在英國開展。通過自主搭建的DeliverEXTM技術平臺,Evox對天然外泌體進行工程化修飾,利用工程化的外泌體來遞送蛋白質、mRNA或DNA進入細胞,彌補缺失的代謝相關酶,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目前,Evox正在規劃在2022年將其第一款針對罕見病開發的外泌體藥物管線推向臨床。此外,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制藥巨頭青睞外泌體在藥物遞送方面的潛力,禮來和武田都與Evox進行了重磅合作。2020年,Evox與武田簽署了5項關于罕見病治療的合作,并與禮來合作開發外泌體遞送siRNA和反義寡核苷酸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05
Aegle Therapeutics
Aegle Therapeutics是第一家將細胞外囊泡療法推進臨床的公司。2018年4月,FDA批準了該公司首個EV新藥AGLE-102的IND申請,用于燒傷和大皰性表皮松解癥;2019年5月,FDA批準了AGLE-103的IND申請,用于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松解癥(DEB)AGLE-103。2021年,Aegle宣布獲得一筆400萬美元的投資,用以推進該公司開創性的干細胞外泌體的臨床試驗,針對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松解癥(DEB)。
Aegle擁有專利的分離工藝,可安全有效的分離純化異基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囊泡。Aegle的平臺技術,在皮膚病學領域內外都有許多潛在的適應癥。
?06
ExoCoBio
ExoCoBio成立于2017年1月,總部位于韓國首爾,由知名外泌體科學家和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開發基于干細胞來源外泌體的創新生物藥物和藥妝品。迄今為止,該公司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了約 5630 萬美元。
ExoCoBio產品包括了 ASCE+?、EXOMAGE? 和 CELLTWEET?。它們可以用于皮膚護理、調節皮膚免疫功能和頭皮護理。2019年,ExoCoBio在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上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認為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以顯著改善特應性皮炎,抑制多種炎癥靶點,世界上尚屬首次。
?07
ArunA Bio
ArunA Bio正在研究神經外泌體穿越血腦屏障的自然能力,并增強身體的抗炎、自我修復和保護機制,以治療一系列神經退行性疾病。該公司還利用其平臺通過用RNA、寡核苷酸、抗體和小分子增強外泌體來創造協同療法。
2019年7月,ArunA Bio宣布完成1300萬美元的融資,將用于支持神經外泌體遞送平臺的持續開發和新型神經外泌體療法的管線推進,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和亨廷頓病(HD),以及中風。2021年4月,Aruna Bio宣布完成1080萬美元融資,此次融資資金將為該公司進一步的商業計劃提供支持。Aruna Bio正在開發的神經外泌體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治療手段,也可以作為到達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運輸工具來治療一系列神經退行性疾病。該公司計劃向美國FDA提交其首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08
Ymir Genomics
總部設在馬薩諸塞州Cambridge LabCentral的初創公司Ymir Genomics開發了從尿液中分離細胞外囊泡和細胞外核酸的2種高產量方法,并用于多種疾病的診斷:一種是基于一種新的特異分子使它們以沉淀;另一種是基于一個廣泛使用的樹脂捕獲法。
聯合創始人兼CSO P. Shannon Pendergrast說:“大多數分離方法的開發主要在血漿和血清,尿的一直很少有人做”。“在血清和血漿的外泌體分離工作是較容易的,因為其細胞外囊泡的濃度高得多,據報道要高1000倍以上。”尿有幾個優點:獲得樣品比取血樣侵入性更低;此外,外泌體是在尿中于室溫下穩定長達一周。
?09
NanoSomiX
NanoSomiX公司位于加州,研究集中于開發新型分離微泡與外泌體的技術和產品。該公司的技術平臺,能夠從血液中的外泌體分離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神經類蛋白質。
該公司通過收集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確診前后的血樣,利用ExoQuick分離血樣中的所有外泌體,再用結合神經元表面蛋白的抗體富集神經元外泌體,檢測這些外泌體所含的蛋白質。如果可以通過循環外泌體追蹤異常的β淀粉樣蛋白和tau蛋白,那么定期血檢就可以用來監控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疾病進程。
七
外泌體國內代表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外泌體相關企業主要包括15家,其中3家(青蓮百奧、恩賽爾生物、深圳匯芯)主要從事外泌體分離提純及檢測服務的企業,7家開發外泌體載藥平臺及藥物,4家專注在外泌體診斷業務,1家兼開發外泌體藥物和診斷業務(微納核酸生物)。
在近幾年對外公布融資情況的包括恩澤康泰、唯思爾康、貝格爾生物等6家公司。恩澤康泰、唯思爾康兩家公司尤受資本青睞,分別于今年獲得近億元融資。
?01
恩澤康泰
北京恩澤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該公司是國內首家致力于外泌體技術開發與臨床轉化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旗下業務板塊主要分為:其一,是基于外泌體的創新藥研發,主要涵蓋腫瘤免疫、罕見病及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其二,以外泌體為基礎的轉化醫學研究服務,主要與臨床專家合作展開科學研究,目前業務已經覆蓋全國主要重點城市,已經與國內50多家知名三甲醫院和科研單位以及多家精準醫學企業建立合作。
恩澤康泰建立了高效的外泌體工程化改造平臺,布局了核心平臺性IP,并具備成熟的規模化外泌體量產及高純度分離能力。通過工程化改造的方式對外泌體進行改性,大幅提高了外泌體攜帶特定有效成分的載量,并實現特定器官的選擇性遞送。目前,基于自主研發的外泌體技術,恩澤康泰圍繞罕見病治療、腫瘤免疫兩個領域展開了管線布局。在罕見病方面,利用基于外泌體的蛋白替代療法,為缺失特定胞內蛋白的患者(如溶酶體貯積病)補充所需的蛋白,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在腫瘤免疫方面,利用外泌體激活免疫細胞自身的免疫信號,并配合PD-1/L1單抗藥物的使用,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2019年3月,恩澤康泰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金芒投資領投,瀾峰資本、恩然創投跟投。2021年7月,該公司宣布完成近億元的A輪融資,由隆門資本領投,泰煜投資、火山石投資跟投。2022年,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戰略融資,由百度風投領投,老股東泰煜投資、火山石資本繼續追加投資。
?02
唯思爾康
唯思爾康成立于2021年7月,作為國內外泌體領域的后起新秀,唯思爾康剛成立即獲得億元天使輪融資資金,由元生創投、聯想之星、北極光創投、博遠資本、蘇州科創基金、蘇州中新園創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聯合參與。目前,借助天使輪融資資金,唯思爾康正在進行外泌體平臺(Extracellular Vesicles,EV)的搭建,為外泌體新藥研發奠定基礎。
唯思爾康創始人兼CEO許可博士介紹,modEXO工程外泌體載藥平臺,是在對外泌體技術深入挖掘理解的基礎上,依靠外泌體低免疫原性、多功能、高負載的特點,突出動態模塊化設計,以促進組織細胞特異性藥物遞送、優化醫療窗口、緩釋組織藥理學、精確的劑量控制、個體定制診療方案,實現精確靶向的臨床需求。唯思爾康未來將在modEXO平臺搭建的基礎上,以腫瘤免疫與肝臟類疾病為目前主要的突破點,同步發力外泌體在肺部疾病、腦部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淋巴系統疾病甚至醫美等領域的擴張布局。
?03
紐蘭生物
紐蘭生物成立于2018年3月,圍繞外泌體提取的關鍵技術及以外泌體為載藥平臺的生物醫學應用研究,通過外泌體裝載小分子化學藥、核酸和蛋白藥物,從而實現抗腫瘤、抗病毒、抗真菌等治療目的。
迄今已突破外泌體批量生產的關鍵工藝、外泌體小分子載藥方式優化、外泌體蛋白及核酸表達平臺建設并作為小分子及核酸藥物載體開展臨床前應用研究有望在抗腫瘤,抗感染領域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1年3月,紐蘭生物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分享投資、富匯創投參與投資。
?04
宇玫博
上海宇玫博成立于2015年10月,位于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以“推動轉化醫學,服務人類健康”為公司宗旨,專注于生物醫學領域的產品研發與科研服務。宇玫博不僅積極對外提供專業化的外泌體科研服務及相關試劑方案,還同時在罕見病治療、腫瘤靶向載藥、疫苗開發等領域做了外泌體產品的相關布局。目前,宇玫博生物在外泌體分離純化工藝方面已經達到百升量產級別,能夠滿足藥物進行III期臨床試驗前的全部用量。
宇玫博生物開展的幾個產品管線中,有專門針對新冠病毒開發的預防疫苗(Covid-19 S Exosome)與治療藥物(CD24 Exosome)管線,其中UBK700、UBK701等多個產品正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除了布局外泌體在疫苗開發方面的應用,宇玫博另外布局的管線還包括對于腫瘤藥物的靶向載藥開發,以及針對神經疾病方面的外泌體藥物。
?05
貝格爾生物
貝格爾生物是一家致力于臨床應用轉化和外泌體技術領域的研究的高科技公司。它主要業務是血液外泌體的體外診斷,以此來降低檢測成本,讓中小醫院和醫療檢驗機構,能夠便于對阿茲海默癥的診療和康養管理。以阿茲海默癥(AD)和帕金森綜合癥(PD)為首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影響社會發展的因素之一。在國家倡導對老年疾病醫學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下,由國內本土藥企和海歸博士團隊,在2018年一同創立了“貝格爾生物”。兩年的時間里,該公司搭建完整外泌體富集和內含生物標記物的提取與分析平臺,并且拿到了第三方醫學檢驗平臺的獲批資格。
2020年,公司獲得了勤智資本、常州四藥的投資。
八
總結與展望
外泌體作為一種新型細胞間通訊的方式,受到了科研界的廣泛關注。利用外泌體的固有特性和優勢,來進行藥物開發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外泌體的生成、分泌機制尚不明晰,其亞群體的區分和功能研究較少。另外,外泌體內容物豐富且復雜,找到其發揮功能作用的信號分子也存在一定難度。
從產業化角度來看,部分企業已經掌握了工業化生產和分離純化外泌體的技術,這為外泌體產品走向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基于外泌體的治療方案體現了精準治療的理念,但是代表這一水準的外泌體定向改造技術僅有少部分公司掌握。另外,如何更好地將外泌體技術與現有治療技術進行結合,發揮外泌體治療的優勢也值得進一步思考,例如,使用干細胞外泌體代替部分干細胞進行治療,將外泌體作為CRISPR-Cas9的給藥載體等等。
隨著外泌體研究更加深入,相關技術更加成熟,資本投入更加充足,外泌體技術一定能在藥物治療的格局中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hybg/2044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