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藥品化路漫漫,只要比昨天進步就值得鼓勵! 截至目前,19項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申請受理,其中14項獲得進入臨床試驗資格。
撰文:小明月
來源:干細胞者說
剛剛,從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官網獲悉,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干細胞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得默示許可,適應癥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 受理號 :CXSL2100056
- 藥品名:注射用間充質干細胞(臍帶)
- 適應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圖片來源:CDE
1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簡述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肺部的一種炎癥過程,其直接后果是嚴重的低氧血癥、肺順應性降低、肺內分流和死腔增加。臨床病理學方面包括肺泡-毛細血管屏障的嚴重炎性損傷、表面活性物質耗竭和充氣肺組織的喪失。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致死率高,也是許多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原因。
間充質干細胞(MSCs)有助于抵抗細胞因子風暴,通過靜脈輸注給藥,進入人體后,MSCs會遷移至損傷組織部位,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抑制細胞因子風暴;維持受損細胞的存活,這將可能有助于緩解炎癥反應,改善肺功能,提高重癥患者的生存率。
美國Mesoblast公司公布了其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產品(remestemcel-L)的首批治療數據:在2020年3月至4月期間,12例伴有中度/重度ARDS、呼吸機依賴的COVID-19患者接受了remestemcel-L治療,其中10例患者存活,即存活率為83%(10/12)。
我國王福生院士團隊主持的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顯示:靜脈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治療重癥COVID-19并發ARDS的部分患者顯示出一些臨床指標的潛在獲益。
2 中國干細胞藥物注冊申報進展
截止目前(2021年4月22日),國內共有11家企業的14款干細胞藥物獲準默許進入臨床試驗。其中西比曼占據2席,適應癥均為膝關節炎,區別在于自體和異體。天津昂賽占3席,適應癥分別是GVHD和為慢加急性(亞急性)肝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適應癥的選擇對干細胞藥物的開發至關重要。企業應根據臨床需求和自身細胞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適應癥。在獲批的14項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中,膝骨關節炎和GVHD各3項,其余7項適應癥分別為類風濕關節炎、炎癥性腸病、慢性牙周炎、缺血性腦卒中、特發性肺纖維化、糖尿病足潰瘍、肝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兩個亮點,一是國內首個iPSC來源的干細胞藥物IND申報受理,二是宮血干細胞藥物IND申報受理。
干細胞者說平臺再次陳述,干細胞不是萬能神藥,干細胞治療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對干細胞和疾病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唯有經過嚴格的三期臨床藥物試驗,確保干細胞藥物的質量均一穩定,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才可大規模應用于臨床,造福更多的人類。
最后!祝各家的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都順利!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linchuang/lcyj/278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