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K細胞即自然殺傷細胞,是腫瘤的‘天生殺手’,是最先到達戰場的免疫細胞!”田志剛院士分享了一項發表在《柳葉刀》上的前瞻性研究,指出了NK細胞在抗腫瘤領域的重要性。
如今,“免疫療法”已經成為最火熱的癌癥治療方法之一,被譽為癌癥治療的第三次革命,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位置。提起腫瘤免疫治療,你可能會想起T細胞、B細胞,但你聽說或了解“NK細胞”嗎?
在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中國腫瘤學大會(CCO)院士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志剛就合成免疫技術與NK細胞免疫治療,向在場觀眾展開了探討。
了解天生的“腫瘤殺手”——NK細胞
“NK細胞即自然殺傷細胞,是腫瘤的‘天生殺手’,是最先到達戰場的免疫細胞!”田志剛院士分享了一項2000年發表在《柳葉刀》上的前瞻性研究,指出了NK細胞在抗腫瘤領域的重要性,這項研究通過分析上千人中NK細胞殺傷活性的水平,發現NK細胞殺傷力低下者腫瘤發生率明顯提高。而后續一些研究同樣發現,體內NK細胞的含量和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
NK細胞與我們所認識的T細胞有什么區別呢?田志剛院士通過對比二者的特性與在免疫治療上的潛能,得出結論:T細胞治療“腫瘤抗原”限制、“細胞因子風暴”風險、“GVHD”風險等三個局限性,恰好是NK細胞治療的優勢。
推薦閱讀:自體NK細胞免疫治療對亞健康人群生活質量的臨床研究
田志剛院士指出,NK細胞免疫治療目前已經得到了國際的認可,比如2014年發表于《Nature》的論文顯示,NK細胞是另一類重要的抗癌效應細胞,已進入臨床試驗。
吹響NK細胞免疫治療沖鋒號
田志剛院士在院士論壇上表示:吹響NK細胞治療沖鋒號主要基于兩件重要事情,一是異體外周血NK細胞、IPSC-NK細胞、臍血-NK細胞進入了規模化擴增生產;二是異體CAR-NK細胞同等療效下避免了CAR-T細胞療法的毒副作用。
今年,NK細胞在商界、投資界十分“搶手”,從目前國際上各個風投的投入、各個公司兼并、各個項目轉移中可窺見一斑。
同樣,NK細胞在醫學界也非常熱鬧,田志剛院士通過列舉《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Nat Rev Cancer》、《Nature Immunology》等權威雜志上關于NK細胞專門的論述,提示NK細胞治療研究如今已有了巨大的進展。比如,NK細胞培養技術的改革,使整個擴增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針對“NK細胞如何進到腫瘤微環境中來”、“怎樣使NK細胞更易活化”、“如何使NK殺傷力更強”等問題的研究分析,都可說明NK細胞已進入了一個非常輝煌的時期。
NK細胞的智能設計與人工合成
在論壇上,田志剛院士提出了“合成免疫學”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重新塑造免疫力、糾偏不平衡免疫力、再造免疫系統的過程。
合成免疫治療早在10年前就已提出,主要是通過人為地操作、創制人體免疫力,實現腫瘤的免疫治療。田志剛院士指出,如果要對NK細胞進行智能設計和人工合成,需要用到智能化、定量化、工程化的技術。
根據腫瘤學的原理,NK細胞若要對抗腫瘤,需要組裝腫瘤感受器對腫瘤細胞進行精準打擊、需要突破腫瘤屏障以深入敵后、需要實現免疫細胞的規模化對腫瘤細胞進行地毯式清除、甚至還需要調動各類免疫細胞一起協同作戰。
田志剛院士在論壇上還分享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技術——把NK細胞“化妝”成癌細胞,使其能在破解腫瘤屏障、適應腫瘤微環境的同時,也能保持很強的殺傷能力。
田志剛院士就合成免疫技術與NK細胞免疫治療,向在場觀眾展開了探討
論壇上的最后,田志剛院士提到了目前NK細胞合成領域的研究進展與相關愿景:如Car/TCR/NKR等腫瘤感受器的合成組裝、可實現NK細胞規模化的定向分化與無限量生產技術、NK細胞的功能增效強化設計、NK細胞的“定制式+普適性+貨架式”供應、創建無人值守的NK細胞工廠等,田志剛院士希望,NK細胞合成技術對未來癌癥治療會有巨大的促進和刺激作用。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954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