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后,體內的免疫細胞就開始大幅度地老化

年齡的增加使人體的細胞的種類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加,T細胞的多樣性也會逐漸減少。40歲后,更是呈明顯下降趨勢。
T細胞作為免疫細胞的主力軍,在人體發生感染時會被激活,大量的T細胞集結起來對抗感染病原,直至病原完全被消滅。
當人體處于急性感染時,一旦抗原被清除或炎癥消退,效應T細胞就會分化為記憶性T細胞繼續巡邏在體內,并在繼發感染后產生強烈的記憶反應,保持持續有效的戰斗力,而無需抗原刺激維持。但當人體處于慢性感染時,抗原和炎癥持續存在,T細胞不斷受到刺激,處于被激活的興奮狀態,長期如此,T細胞呈一定的規律失去效應功能并最終變成耗竭型。如果感染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T細胞甚至會丟失。
● 肥胖:脂肪可能讓免疫細胞“吃不飽”
2020年12月9日,哈佛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肥胖會減少腫瘤內重要免疫細胞CD8+T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活性。這是因為癌細胞會響應脂肪的增加而重新編程其代謝,從而更好地吞噬能量豐富的脂肪分子,剝奪了T細胞的能量供應,加速了腫瘤生長。
簡單來說,就是癌細胞會“改變”自身來加速吸收豐富的脂肪分子,卻剝奪了T細胞生長能量的供應,就會加速腫瘤的生長。
● 熬夜:熬夜一時爽,免疫細胞很受傷
2019年,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的Stoyan Dimitrov博士和他的團隊發現:在正常的睡眠中,免疫細胞T細胞與需要清除的目標結合的最好,并隨著睡眠的深入,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在早上6點時達到一天中的最高水平。
然而第二天熬夜通宵時,T細胞卻一反常態,本應是效率最高的早上6點,卻一蹶不振,遠遠不如睡眠充足的那天那樣有干勁。僅僅是幾個小時的睡眠損失就可以顯著地降低T細胞的工作效率。
● 抽煙:阻礙免疫細胞前進道路
早在2016年,著名生物雜志Cell就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吸煙會阻塞關鍵的免疫細胞,延緩它們的行動,阻礙它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正因如此,吸煙者往往面臨更大的肺結核(TB)風險,感染后的病情也更為嚴重。
高質量的睡眠可促進人體產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進白血球增多,同時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可以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因此,高質量的睡眠可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壓力較大,如工作不順心或孩子教育等問題帶來的慢性壓力會降低機體免疫系統抗擊疾病的能力。人們如果長期處在極端壓力下,會導致T淋巴細胞活躍性降低,巨噬細胞活動降低,免疫反應弱化。所以面對壓力,要學會自我減壓,可以通過運動、游戲、唱歌等方式減緩壓力。

工作之余,不少人喜歡窩在家里,但這不意味著可以忽略體育鍛煉,尤其是科學的體育鍛煉。當下大家可以做一些強度中等的全身運動,比如健身操、瑜伽、地板運動、健身氣功等適合室內運動的項目。體育鍛煉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人體心理的積極影響,巨大的工作壓力之下,不少人出現了焦慮、恐慌、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適當體育鍛煉會讓這些負面情緒得到排解。

疲勞程度

-
睡眠質量

-
生活質量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38276.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