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到底是怎么發生的,這是全世界科學家一直苦苦追尋的問題。
長久以來,主流觀點認為,癌癥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是因為基因突變增加。
現在,《PNAS》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提出來不一樣的推測:衰退的免疫系統才是引發癌癥發病率增加的更重要因素。而且,這一理論還可以解釋男性患癌率高于女性的現象。

多個T細胞包圍一個癌細胞
每年,全世界約800萬人死于癌癥。對于大多數癌癥而言,隨著年齡增長,患癌風險會大大增加。而且,男性的癌癥發病率遠高于女性。傳統觀點認為,癌癥發病率之所以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是因為細胞中基因突變累積(通常是5-6個)。
然而,來自于鄧迪大學的Thea Newman教授課題組和赫瑞?瓦特大學、愛丁堡大學、法國Curie學院的科學家們合作發現,這背后更大的原因并不是基因突變,關鍵在于衰退的免疫系統!

新假說:“衰老的免疫系統導致患癌風險增加”
TheaNewman團隊分析了200萬例18-70歲癌癥患者的數據,以此構建了一個數學方程式,用于評估癌癥發病率上升與免疫系統衰退的關系,并將其與100種不同癌癥的年齡分布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衰退的免疫系統在癌癥的發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遠超過預期。
這意味著,預防癌癥的關鍵可能在于免疫系統,而不是基因突變。最新假說:隨著年齡增長,T細胞數量下降,癌癥發生率增加。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的淋巴器官——胸腺。它是T淋巴細胞分化發育的場所,也是“免疫活性細胞的T細胞培訓中心”,體內這種T細胞越多,免疫功能就越強。
此外,胸腺還被喻為人的“壽命時鐘”,是人體最早開始衰老的器官,并且可能會受到某些侵襲性癌癥療法的嚴重打擊。
而自人類嬰兒時期開始,胸腺就在走向萎縮,平均每16年縮小近一半,直接導致T細胞產量指數下降。
T細胞產量下降被認為是衰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緊接著與年齡相關的免疫系統功能開始下降。
而且,某些癌癥的發病率上升與年齡相關的T細胞數量下降存在極強的相關性,這也表明,胸腺退化是影響癌癥和傳染病發病率的重要因素。
另一種“免疫監視假說”認為,正常情況下,T細胞可以監測并殺死癌變細胞,但當免疫系統變弱,監測能力下降,癌細胞存活幾率就會增加,而且隨著胸腺的衰退,這種情況會愈發糟糕。
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T細胞的減少為癌細胞的獲勝增加了可能性,這一假設也可以解釋癌癥發生概率增加的現象。
在傳染病系統模型中,該結論也同樣適用。對于大多數傳染病來說,隨著年齡增長,患病風險的增加被認為是免疫系統變化的結果。
研究人員按年齡組劃分所有的細菌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疾病和甲型流感發病率的對數線性圖,從最適合到最不適合排序。

?傳染病發病率
在檢測下的細菌感染中,大部分細菌發病率與年齡成正相關,證實了胸腺退化時間尺度的重要性,說明傳染病發病率隨年齡上升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免疫系統的衰退。
因為女性胸腺的衰退速率比男性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癌癥發病率的性別差異。“這一點是基因突變假說無法解釋的。”研究人員分析道。
基因突變確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積累,但該模型的預測,也從另一面很好的解釋了癌癥發病率隨年齡快速上升的原因,因為衰老導致了機體很多的變化,包括免疫系統的衰老。
對于未來的治療,包括預防性治療,加強老化免疫系統的功能恢復似乎比限制基因突變更為可行,這也為有效的新治療方向帶來希望。
研究團隊將這一最新假說應用于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多個項目中。驗證結果顯示,許多癌癥與免疫系統的衰退密切相關,而另一些則更可能與免疫系統衰退、多種基因突變有關。研究表明,重新回輸免疫細胞,可以逆轉因慢性炎癥導致的免疫細胞耗竭狀態,就像給免疫系統加了“戰斗BUFF”,讓機體重新恢復了抵抗病原體的功能。
既然免疫細胞的儲量不足導致免疫系統衰退,那補充免疫細胞自然是最好的補救辦法。又免疫細胞是如何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呢?哪些人適合這樣使用免疫細胞抗衰老呢?現以十組問答淺析免疫細胞的應用
1、什么是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俗稱白細胞,是指能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細胞統稱。它們在體內承擔著免疫監視、免疫防御和免疫自穩的作用,其數量和質量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此類細胞在血液和組織中,能起到抵擋細菌、病毒等入侵,并可以及時清除病變、衰老、甚至癌變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等作用。
2、實驗室制備的免疫細胞有哪些?
免疫細胞分類極為復雜,主要提取方式來源于血液,這里例舉實驗室里制備的免疫細胞分類。最常見的是NK細胞,CIK細胞;腫瘤患者會用到DC細胞,TIL細胞,極少數實體腫瘤患者會使用到CAR-T細胞。
NK細胞
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也可以看做人體免疫狙擊手。作為判斷機體抗腫瘤和抗病毒感染的指標之一,主要用于防治免疫缺陷病以及實體腫瘤等,被稱為人體“第一道防線”。
NK細胞最厲害的地方是,不需要抗原遞呈過程,不用別人通風報信,就可以直接、快速(可在5分鐘內)將外來異物(病毒、細菌、感染細胞、癌細胞、衰老細胞等)殲滅,同時可以活化吞噬細胞,增加它對衰老細胞的清理能力,高效密集地保衛我們的身體不受侵害,從而達到延緩衰老、保持年輕態的目的。
CIK細胞
CIK細胞是人體免疫突擊兵,全名cytokine-induced killer。是人體外周靜脈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培養獲得的一群異質性細胞,主要用于手術和放化療后微小殘留病灶的清除。
DC細胞
DC細胞又稱樹突狀細胞,作為免疫偵察兵,是人體最強的抗原遞呈細胞,主要用于調控維持免疫應答與遞呈抗原,不直接殺傷細胞。
TIL細胞
TIL細胞又稱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是腫瘤殺傷特種兵。作為一種新型的抗腫瘤效應細胞,主要作用于干預皮膚、腎、肺、頭頸部、肝、卵巢部位的原發或繼發腫瘤。
CAR-T細胞
CAR-T細胞,也叫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可以看作腫瘤殺傷斬首兵。近幾年通過優化改良使其在臨床對抗腫瘤上能夠精準、快速和高效出擊,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免疫細胞。
3、基于NK細胞的免疫過繼回輸技術是什么?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免疫機能卻在逐步退化,這是自然進化的規律。NK細胞也難逃此劫,其數量和活性會隨之降低。
特別是40歲以后,NK細胞的數量、活性、殺傷腫瘤的能力會逐漸降低;到60歲的時候,會下降到年輕時期50%的功能,可想而知,這時候人體的整個免疫機能有多差,疾病感染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
因此,研究人員現在正在開發多種方法來釋放NK細胞針對抗病毒、抗感染的活性,從而提高NK細胞的效力和特異性。目前基于NK細胞的抗衰老免疫策略主要是體外活化的自體或異體NK細胞“過繼性”回輸來進行抗衰及其他應用。
免疫細胞技術,是采集人體外周血免疫細胞,經過體外擴增培養,使其數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再將它回輸進人體內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衰老細胞、突變的細胞,打破原有的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這已被證明是安全的,并且與T細胞應用不同,NK細胞不會對受體組織造成移植物抗宿主病。
4、免疫細胞調理的突出優勢有哪些?
1、適應癥廣:有效干預大多數病癥,并能消滅對放、化療不敏感及轉移的腫瘤細胞;
2、安全性: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細胞殺死病變細胞,毒副作用幾乎沒有;
3、持久性:幫助人體啟動機體免疫系統,恢復機體免疫功能,持久殺傷病變細胞;
4、徹底性: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徹底清除體內殘留“僵尸”細胞和微小轉移病灶;
5、針對性:DC細胞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CIK細胞非特異性殺傷廣譜的腫瘤細胞;
6、全面性:重建和提高患者自身的機體免疫功能,全面識別、搜索、殺傷病變細胞,有效防止疾病的復發和轉移。

5、免疫細胞回輸有副作用嗎?
免疫細胞回輸是利用人體自身產生的免疫細胞進行調理的,不會產生毒副作用,由于是人體自己的免疫細胞故不會產生排斥反應。
培養的細胞都是經過多次嚴格多重的檢驗,細胞安全,效果可靠,更加不會產生依賴性。
6、細胞免疫調理禁忌人群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人群因為特殊情況,及自身免疫系統本身存在病變或缺陷,因此不能使用免疫細胞來調理,具體如下:
-
-
-
-
-
-
-
-
心臟:IV級以上;肝臟:達到國內肝功能分級C級以上;腎臟:腎功能衰竭及尿毒癥;肺: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癥狀,累及到其他臟器,如肝、腎功能;腦:腦轉移并伴意識障礙者。
-
7、免疫細胞調理的效果如何?
免疫細胞調理是通過體外培養、增殖、激活,回輸到人體內即可誘導自體抗病毒免疫應答,人體抗病毒免疫一旦被激活,就會源源不斷產生抗病毒的物質殺滅病毒。
《科學》雜志在2013年將免疫細胞技術列為當年科學的十大突破之一,認為這標志著疾病干預方法的徹底轉變。國內專家亦表示,細胞免疫技術將在未來掀起一場新醫學革命。
8、免疫細胞回輸調理一般需要幾個周期?
免疫細胞回輸調理與使用者的個體情況密切相關。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情況不同,專業醫師會按照使用者的各項身體指標,以及修復效果定制較為精確的細胞使用方案。9、免疫細胞對抗疾病與傳統方式有何區別?
傳統手術介入,存在一定缺點,術后亦有后遺癥及功能的障礙,對組織器官的愈后恢復影響較大;而且手術還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即手術創傷所帶來的加速轉移和復發的風險,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免疫細胞可以辨識敵我、殺傷力強、可更快找出隱藏抗原的癌細胞,并能直接攻擊和摧毀病變細胞,對因抗癌劑和射線而受損的細胞或組織也有一定的修復效果。10、如有癌癥家族史者
其他增強抵抗力的方案只能針對自身現有的免疫細胞起著調節、抗病毒和防御病毒的能力,而免疫細胞不但能全面提高機體免疫力,更能主動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同時還具有識別、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免疫細胞作為自身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細胞,建議所有凡有癌癥、腫瘤家族史者,盡早去醫院進行腫瘤篩查,越早應用、越早預防越好。
疾病的治療一定是依托于權威醫院及權威專家的正規干預后的,在采取常規醫療手段(手術、藥物、放療、化療)后,綜合評估自身的經濟情況,再使用免疫細胞回輸調理,可達到鞏固修復、預防復發、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的目的,最終取得健康和疾病康復目的。
相信隨著國內外免疫細胞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將能夠惠及到免疫細胞的廣泛益處。
健康不能等待,生命沒有重來。補充健康細胞、修復受損細胞、替換衰老感染細胞,塑造幸福生活,就是現在。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17349.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