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外周血和肝臟組織來源的正常NK細胞表面呈現豐富的膜凸起(左、中),而腫瘤組織微環境NK細胞表面異常光滑,膜凸起丟失(右)。
進一步探索發現,正常NK細胞利用膜突起識別和抓取腫瘤細胞,并促使細胞間相互作用,形成“免疫突觸”,發揮殺腫瘤作用。這種免疫突觸是NK細胞與腫瘤細胞形成的細胞間特殊結構,NK細胞通過免疫突觸釋放顆粒酶溶解殺傷腫瘤細胞。然而,晚期腫瘤患者腫瘤組織微環境NK細胞突起丟失,無法識別腫瘤細胞,不能形成免疫突觸,從而失去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圖2)。
圖2外周血和肝臟組織來源的正常NK細胞利用膜突起與腫瘤細胞形成“免疫突觸”結構(左、中),而腫瘤組織微環境NK細胞缺失膜突起,未能形成(右)。
?
他們還創建了“單個免疫細胞膜質譜檢測技術”,發現腫瘤微環境NK細胞的膜成分發生改變,主要是鞘磷脂的含量顯著降低,并證實腫瘤微環境的絲氨酸代謝失調是導致鞘磷脂下降的主要誘因。使用靶向鞘磷脂酶的抑制劑能夠顯著提高腫瘤微環境NK細胞膜鞘磷脂的含量,恢復突起形成,提高腫瘤細胞識別以及殺傷能力。靶向鞘磷脂酶的干預方式聯合免疫檢查點阻斷劑,起到協同抗癌的效果。
?
該研究從全新的細胞膜拓撲學角度詮釋了腫瘤來源NK細胞功能絮亂和免疫逃逸的新機制,也為提高NK細胞的免疫治療提供新策略。
?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魏海明教授、黃光明教授、鄭小虎教授和田志剛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鄭小虎教授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侯壯豪為第一作者,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錢葉本主任等參與重要研究工作。該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經費支持。
?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3-01462-9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2902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