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名為“癌細胞為什么要殺死人,人死了癌細胞不是也死了嗎?”的問題在網上火了起來,瀏覽量甚至高達一千多萬。
癌癥,即惡性腫瘤,毫無疑問是人體機能正常運轉過程中會面臨到的最大威脅。早在1896年時,剛創刊的《美國心理學雜志》就做過一項調查,請人們說出自己最害怕的健康危機。當時幾乎沒有人提到癌癥,白喉、天花和肺結核是當時最令人擔憂的疾病。
雖然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全面進步,許多疾病都能從根本上得到控制,但是人們一直無法真正找尋到能夠完全攻克癌癥的辦法,并且癌癥給人帶來的恐懼感一直圍繞在每一個人身邊。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類健康整體水平已經大大優于過去。
美國癌癥協會發表在《CA》上發表的文章提到:從1990年到2015年,美國所有癌癥的綜合死亡率下降了26%,在2019年,美國已經有有一半的患者可以通過現有的治療方式治愈,挽救了多達290萬人的生命。在美國癌癥協會的規劃中,設定的目標是到2035年時,癌癥的總體死亡率比2015年還要下降40%。盡管人體免疫系統負責保衛人體的健康安全,但當我們的免疫系統面對癌細胞這類狡猾難纏的對手時,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癌細胞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其具備多種手段來對付人體的免疫系統。有的癌細胞可以偽裝自己,讓自己裝得和正常細胞一樣,從而躲過免疫系統監視。
有的癌細胞可以鈍化免疫,從而降低免疫系統的殺傷能力。
有的癌細胞還可以劫持免疫細胞,從而讓免疫細胞助紂為虐。
更有甚者,有的癌細胞會直接激活免疫系統的自爆程序,從而讓免疫系統直接被摧毀。
2000年,《細胞》雜志發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特意列出了所有癌細胞都具備的六種特性:值得一提的是,從出生到40歲之間,男性患癌癥的概率約為1/71,女性為1/51,但等到60歲以上后,男性患癌癥的概率提高到了1/3,女性變成1/4。80歲以上長者患癌癥的可能性是青少年的1000倍以上。
目前癌癥主流治療手段有:手術、放療及化療、靶向治療與細胞免疫治療等幾種常見類型。
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Carl June教授開創的CAR-T細胞療法是近年來最為火熱的治療方式之一。其全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該細胞免疫療法的原理是通過基因工程改造技術,將人體內的T細胞激活,并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改造成了能夠有效抗擊癌細胞的“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
它將利用“定位導航裝置”實現識別體內的腫瘤細胞,并通過免疫作用釋放多種且大量的效應因子,從而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2019年7月,河南鄭州張毅教授團隊聯合相關團隊利用國際前沿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治療技術,成功救治了一名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兒童,成為國內首個、全球第二例公開報道的該領域醫療案例。
《黃帝內經》中曾記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人體最為理想的狀態當然是健康無恙,可要想避免走到第三種治已病的情況,除了老生常談的提高免疫力以外,最行之有效的便是將自身年輕或健康時的免疫細胞存儲起來,為將來的健康進行備份。
目前主流的細胞免疫治療方式是通過抽外周血,提取自體免疫細胞,通過實驗室培養,進行高品質的擴增和活化。
接著對人體進行干預,對受損細胞進行修復與調控,激活休眠細胞功能、增加正常細胞的數量、提高細胞的活性、改善細胞的質量,從本源上調整免疫系統的平衡,緩釋病狀、調理亞健康、降低患病幾率、治療感染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人體內免疫細胞的活性會逐漸減弱,因此患病風險也會隨之上升。盡早地將年輕、健康時的免疫細胞存儲起來,能夠為將來的機體健康提供一份強有力的保障。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myxb/2220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