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干細胞(MSCs) 是中胚層來源的非造血細胞,存在于許多器官和結締組 織中。目前研究人員從骨髓、骨小梁、骨膜、骨骼肌、 皮膚、外周血和臍帶等組織器官中均已分離得到MSCs。但這些組織來源的MSCs,普遍存在著取材損傷大、組織收集量少、細胞產出低等問題,要達到有效的臨床作 用前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體外擴增或進一步的處理。
自2001年科學家首次從脂肪組織中分離、提取出間充質干細胞(ADSCs)并命 名以來,ADSCs因來源廣泛、取材方便、組織損傷小、 擴增迅速等優點已成為細胞治療和組織工程應用中的 理想工具。
眾多研究發現,ADSCs在體內損傷修復、 抗衰老等方面均可發揮較為顯著的作用;其生物學作用 的實現一部分通過多向分化能力,ADSCs可分化為脂 肪、骨、軟骨、肌肉、肌腱等多種細胞,補充替代老化、 缺損的組織細胞;另一部分通過旁分泌功能,ADSCs 可合成及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多肽類、氣體分子等活性 成分,提高受損細胞的生命力和抗凋亡能力。
但有觀 點認為,ADSCs在一些組織損傷的治療過程中主要依賴旁分泌功能的作用,其多向分化能力的作用實際效果非 常有限,比如在心肌梗死模型中,ADSCs對梗死區域受 損心肌細胞的修復作用。
干細胞旁分泌功能的研究始于2003年,研究人員將骨髓MSCs用于治療心肌梗死SD大鼠模型,發現注入骨髓MSCs后短短72 h即可出現大鼠心臟功能的改善。而此前的實驗中,大鼠骨髓MSCs經5-氮雜胞 苷誘導分化后二三周才能出現自發性搏動,產生心肌特 異性標志物。
由此,他們認為骨髓MSCs可能分泌某 種物質促進受損心肌細胞的修復再生。在其后的實驗 中,骨髓MSCs被證實可通過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肝細胞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多種細胞因子,保護心肌細胞、抑制凋亡, 進而改善心功能。其他學者也進一步證實,包括 ADSCs在內的多種MSCs普遍具有表達、合成及分泌多 種生物活性物質,調控周圍細胞生長和功能的能力,即旁分泌功能。
十多年來ADSCs一直是干細胞研究領域的重點,其旁分泌功能對于抗衰老作用更是近年研究的熱點。人們 對ADSCs旁分泌功能在抗衰老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日益關注。ADSCs通過分泌一系列活性成分在抑制皮膚老化、美白肌膚、輔助脂肪移植、促進毛發再生等諸 多抗衰老方面均有較顯著的效果。
ADSCs旁分泌的成分?
ADSCs可分泌多種生長因 子,如表皮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 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成纖維生長因子、胰島素 樣生長因子等,以及膠原蛋白(Ⅰ型、Ⅲ型)和纖維粘連 蛋白。
除此之外,ADSCs還可分泌炎性因子。研究發現在ADSCs條件培養基中發現27種細胞因子,除了9種生 長因子外還含有18種炎性相關因子,包括8種促炎性因 子,干擾素γ、白細胞介素1β、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 介素9、白細胞介素12、白細胞介素15、白細胞介素17 和腫瘤壞死因子α;4種抗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1Ra、 白細胞介素4、白細胞介素10和白細胞介素13;以及6 種趨化因子,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干擾素誘導蛋白 10、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巨噬細胞炎性蛋白和調節活 化正常T細胞表達與分泌趨化因子。
這些細胞因子按功能可分為5類:
①免疫調節作用, 如轉化生長因子β、肝細胞生長因子、白細胞介素6、前 列腺素E2;
②血管形成作用,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肝 細胞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β2、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2、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 子;
③中樞神經系統再生作用,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腦 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生長因子、膠質細胞源性神經 營養因子;
④造血支持作用,如肝細胞生長因子、粒-巨 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細胞介素6,7,8,11、腫瘤 壞死因子α;
⑤其他,脂聯素、血管緊張素、組織蛋白 酶D、視黃醇結合蛋白、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等。
近年來研究發現,ADSCs還可分泌直徑20-1 000 nm 脂質雙層膜包裹結構的亞細胞顆粒,被稱為胞外囊泡(外泌體)。胞外囊泡可從干細胞等多種類型細胞中釋放,也可被多種細胞攝入,含有與母細胞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質,包括RNA、DNA、蛋白質、脂質及完整的細胞器如線粒體等。微囊泡可參與調控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和異常病理過程,被認為是細胞之間通訊的新機制。
ADSCs旁分泌功能的抗衰老作用?
眾多實驗證實, ADSCs分泌的多種細胞因子具有增強細胞增殖和遷移 能力,促血管形成及抗細胞凋亡等作用,促進組織功能恢復正常,減少損害,在抗衰老領域有較顯著的應用效果。
抗皮膚老化?
皮膚衰老外在表現為肌膚松弛,彈性下降,皺紋增多、加深等;其內在機制是成纖維細胞 衰老、受損,數量減少、合成功能下降及異常,導致膠 原蛋白含量減少,彈性蛋白變性,最終真皮厚度變薄, 皮膚老化。紫外線照射引起的光老化是導致皮膚衰 老的最主要外因。
研究表明,ADSCs所分泌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β、白細胞介素1和腫瘤壞 死因子α,可改善中波紫外線引起的皮膚成纖維細胞損傷,加強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合成膠原蛋白的能力,其中轉化生長因子β在體外實驗中刺激成纖維細胞的作用最強。
美白皮膚
“膚如凝脂肌如雪”是女性同胞們歷來所崇尚美的標準之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色素沉著使膚色漸漸變暗。皮膚黑色素是由位于表皮基底層的黑素細胞合成的。當黑素細胞受到外界刺激(紫外線、化學刺 激、情緒壓力等)時會合成黑色素,導致皮膚顏色變深。酪氨酸為黑素細胞制造黑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酶是酪氨酸轉變為黑素過程中的主要限速酶。
ADSCs分泌的轉化生長因子β1可通過下調酪氨酸 酶活性減少酪氨酸酶相關蛋白的表達,最終抑制黑色素 的合成,起到美白皮膚作用。
輔助脂肪移植?
伴隨著衰老,面部皮下組織萎縮,皮膚失去一定容積的支撐,出現川字紋、法令紋、 木偶紋等較深的皺紋,以及上瞼、太陽穴、面頰等處的凹陷,使人看上去衰老憔悴。
在ADSCs輔助脂肪移植技術出現前,臨床上依靠單純移植顆粒脂肪進行軟組織填 充。脂肪組織移植后48 h才會出現血管再生,這種血運建立的不及時造成局部組織缺氧,脂肪細胞壞死、液化 吸收,脂肪囊形成和脂肪存活率低等問題。
研究發現,ADSCs對缺氧的耐受能力要遠高于普通 移植脂肪組織[40]。在缺氧環境下ADSCs可聚集于血管周圍,分泌釋放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肝細胞生長因 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多種血 管生成相關因子,促進脂肪組織的血管再生,提高脂肪 細胞抗缺氧的能力并抑制其凋亡。
促進毛發生長?
毛發生長周期可分為生長期、退行期及休止期,成人正常狀態時至少80%的頭皮毛囊處 于生長期。當因衰老、內分泌失調、精神等原因導致大 量毛囊從生長期提前進入休止期后,正常的終毛便會脫 落導致脫發。ADSCs分泌的大量生長因子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結合蛋白(IGFBP-1、IGFBP-2)、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 子、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等可刺激毛囊生長,調節毛 發周期,使更多毛囊進入生長期,從而促進毛發的再生。
除了直接移植ADSCs或使用ADSCs條件培養基利用其旁分泌功能的辦法外,近年來發現其分泌的胞外囊 泡含有與ADSCs近似的生長因子、趨化因子、脂質等多種活性物質,可能也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并且胞外囊泡(外泌體)相比ADSCs具有更多的優勢:
①性質更穩定,更 好保存,易于管理;
②不含活細胞,無惡變可能性;
③ 生物學功能不隨時間延長而衰減;
④顆粒小不易堵塞血 管;
⑤低抗原性,同種異體應用不會引起免疫反應。
EVs 通過轉運多種細胞因子、mRNA和miRNA,使衰老損傷 的組織細胞恢復活力,增強細胞增殖、遷移及合成細胞外基質能力,實現年輕化的作用,非常有可能作為 ADSCs旁分泌的重要媒介得到廣泛使用。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671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