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組成原理是由多個層次的結構組成,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整個人體。人體由數萬億個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按照一定的方式組織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組織。不同的組織則相互協作,形成各種器官,又通過血管、神經等連接在一起,構成不同的系統,最終協同工作,使人體得以正常運轉。
因此有科學家提出:人們患的所有疾病的原因都可以歸為是細胞出了問題:
細胞有問題——組織就有問題——器官就有問題——系統就有問題——人就會得病!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修復器官功能,修復器官功能重點在于補充具有活力的干細胞。
干細胞的研究猶如一顆璀璨的新星,吸引著無數科學家和研究者的目光。它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巨大的潛力,為人類健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截止2024年8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的臨床試驗有7245項。
其中超過80種嚴重疾病可通過干細胞治療。這80多種嚴重疾病涵蓋了人體11大系統。
近年來干細胞在醫學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它不僅可以作為“種子”細胞,用于體外繁育組織或器官,還可通過組織或器官移植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
本文將全面解析干細胞在11大系統治療中的具體適應癥及效果,為讀者深入了解干細胞的治療作用提供參考。
干細胞療法與11大系統疾病
人體的11個器官系統是:皮膚系統(保護屏障)、骨骼系統(支撐和運動)、肌肉系統(身體運動)、神經系統(協調和控制)、心血管系統(運輸)、淋巴系統(免疫)、呼吸系統(氣體交換)、消化系統(食物加工)、泌尿系統(廢物排除)、內分泌系統(激素產生)和生殖系統(生殖)。
皮膚系統
外皮系統由皮膚、毛發、指甲和腺體組成。它可作為抵御外部威脅的保護屏障,調節體溫,并容納觸覺、疼痛和壓力的感覺受體。
皮膚病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它會導致個人生活質量大幅下降。如今,隨著“再生醫學”這一以前被低估的領域越來越受歡迎,現代醫學發生了重大轉變。
干細胞治療主要的皮膚病有: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白癜風。
銀屑病:銀屑病又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疾病,目前還沒有完全令人滿意的治療方法。雖然近年來銀屑病發病機制的探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確切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美國加州洛馬林達大學醫學院的團隊在行業期刊Case Rep Dermatol Med 上發表了題為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laque Psoriasis with Allogeneic Gingiv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Case Study(間充質干細胞成功治療斑塊性銀屑?。喊咐芯浚?/p>
在此,研究人員報告了一例19歲男性患者,患有嚴重斑塊型銀屑病5年,對多種局部和全身治療無效,接受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在沒有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下,在5次輸注后實現了完全消退。這位病人已經隨訪了三年,一直沒有發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皮膚、漿膜、關節、腎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間充質干細胞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治療潛力已經得到探索,其免疫調節和再生特性使之成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一種新方法,可使得疾病進展減少、腎功能改善、自身抗體產生減少、外周Treg上調、Th1和Th2相關細胞因子平衡重建。
2022年開局,又添一項干細胞治療的專家共識!《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專家共識》發表在2022年1月第26卷第1期的《中華風濕病學》雜志上。專家共識明確表示,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安全且有效。
白癜風:是一種獲得性色素脫失疾病,目前沒有一種明顯有效的治療方法。
以23例白癜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自體移植黑素細胞的方法對病灶周圍皮膚進行治療,獲得了12例復色效果明顯,6例復色較好,5例復色無效的結果,另外他們還在白癜風部位觀察到CD8+T淋巴細胞浸潤,后來在體外將真皮MSC與CD8+T細胞共培養,發現真皮MSC可抑制CD8+T細胞的增殖并誘導其凋亡。
所以,MSC(間充質干細胞)在白癜風治療上具有一定的潛力。
結論
數十年的探索表明,干細胞療法可以治愈曾經被認為無法治愈的疾病。如今,患者經常接受干細胞移植,以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先天性代謝疾病等疾病。
雖然有許多關于干細胞治療用途的出版物,包括體外和體內、實驗和臨床,但找到可靠的方法來控制這些細胞的分裂和分化過程,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給藥方法仍然是一個挑戰。
另一方面,在許多醫療保健系統中,干細胞療法仍然被視為一個研究領域,而不是一種治療選擇,這表明這些系統還沒有信任這種方法。因此,未來的努力應該集中在消除臨床和管理層的這些挑戰上。實現這些目標的一大步將是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如果一種基于干細胞的治療方法能夠通過臨床試驗,人們就會對它建立信任,障礙也會消失。未來,小編也希望隨著不斷克服干細胞在臨床應用中的障礙,干細胞未來也能跨越更多的領域,造福更多的患者!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4134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