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顯示,以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目前我國居民主要死因。每年我國死亡人數的80%以上均死于各種慢性疾病,遠高于同期發達國家比率。
健康中國行動文件指出,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為心腦血管疾病,全國現有高血壓2.7億例、腦卒中1300萬例、冠心病1100萬例。 癌癥作為一種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疾病,我國每年癌癥新發患者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 預計2030年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將在現有基礎之上翻倍,疾病負擔將增加50%以上。 作為生物技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干細胞正逐步走進人們眼簾,干細胞技術等再生醫學前沿技術,有望成為破解生命密碼、打開重大難治性疾病治愈之門。
當前,干細胞在國內醫學界有一些技術已經步入了成熟階段。在全國,利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疾病是目前發展的最為成熟的干細胞技術之一。 同樣,未來干細胞如果在預防疾病、抵抗衰老、治療難治性疾病等各個層面得到廣泛應用,對人類的平均年齡、工作年限等各方面都會有跨時代的改變。
干細胞的應用優勢
自我更新、高度繁殖、多向分化……因種種“再生”特性被醫學界譽為“生命之源”的“萬能細胞”干細胞,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疾病具有不可預估的應用前景,已成為國內外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大熱點。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干細胞行業將會迎來高速增長期,在未來5-10年間,身體組織和器官“再生”將會逐步成為現實,劃時代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在醫學界掀起一場創新浪潮。
神經系統疾病
干細胞幫助13名脊髓損傷患者康復
據全球知名調研機構Technavio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干細胞治療市場2020年至2024年間有望增長5.8億美元左右,預計將以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隨著臨床試驗與科研技術的不斷發展,干細胞被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中。 干細胞具有分化成體內多種細胞的潛能,其旁分泌、調節免疫、免疫原性低等的特點使其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許多突破性治療成果的不斷輸出也在證實著它治療疾病的潛力。
干細胞·再生替代
體內的細胞會衰老或者損傷變性而發生衰敗、甚至死亡,干細胞的細胞特性可以促使它生長并轉變出可以替代、補充的細胞。
干細胞·器官再生
干細胞技術為人類組織再生提供了可能性——將受損或因疾病而引起功能性障礙的器官再生出來,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皮膚、心臟、腎臟,更多奇跡正在發生。
干細胞·免疫調節
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改善微環境作用,還能產生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有利于組織修復及再生。
干細胞·來源豐富
干細胞還具有來源廣泛、取材容易等特點,是良好的免疫治療和基因治療載體,使用時不需要配型,且排異反應小,可應用疾病病種豐富。
干細胞療法或能攻克“慢性病”
隨著世界范圍內人口結構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疾病已成為一個全球性難題。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癥被稱作全球致病率最高的“四大慢病”,在傳統醫學領域內基本與“痊愈”無緣。 原因在于,慢性病往往由體內一些綜合性因素長期積累導致,僅靠解決某個器官或癥狀的問題無法達到治愈目的,因此終身服藥成了患者延長生命長度、提高生命質量的唯一途徑。 但隨著近年來干細胞技術的不斷提升,一些被視作“終生攜帶”的疾病有了被治愈的可能性。
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全球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高居各類死因之首。心腦血管疾病之所以如此難治愈,主要還在于難以修復的心肌細胞和腦細胞,而干細胞具有多項分化、組織再生的能力,多項臨床試驗驗證,干細胞具有修復受損心肌細胞,恢復心臟功能的能力,在腦卒中、心臟病的治療中逐漸發揮重要作用。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由于空氣污染,吸煙,人口老化和其他因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增加。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特發性肺纖維化。 傳統藥物干預方法對氣道和肺上皮細胞的破壞性修復以及肺纖維化的逆轉沒有顯著作用。目前研究發現,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能夠生成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例如抗炎性因子、免疫抑制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在肺部疾病治療研究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有助于減輕肺部炎癥以及修復重建受損肺組織等。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 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從新生兒圍產組織中提取的間充質干細胞,將其提取分離、純化、擴增后輸入到患者胰腺組織中,可化增值為胰島細胞,替代受損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促進受損胰島組織細胞的再生、修復。它除了能提高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量,還能抑制血糖上升,增加細胞內運糖蛋白敏感性等,從而達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
癌癥
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的治療癌癥的干細胞,是造血干細胞,應用于白血病(俗稱血癌)。其次是免疫細胞(免疫療法),CIK和NK用于部分癌癥的治療。干細胞可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可以用于所有血液系統的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遺傳性疾病、免疫異常性疾病和實體腫瘤的輔助治療。 同時干細胞還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和修復免疫系統,密切配合化療或放療,一起來消滅或抑制癌細胞,并避免強烈和超大劑量放療、化療的嚴重毒副作用,讓身體在一個相對健康,有活力的狀態。
未來展望
在醫學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日,健康成了所有人的“第一需求”,身體被疾病拖累著,難免會影響日常生活,更別說是長期性的慢性病。研究表明,許多患上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往往有抑郁情緒相伴隨。“無法治愈”的心理壓力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患者頭頂。 而干細胞治療相比起傳統、冗長的藥物治療,不僅效果顯著,也能縮短整個治愈周期。目前,干細胞技術發展突飛猛進,雖仍需上下求索,但首先給患者帶來能夠“根治”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緩解心理壓力的效用。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5268.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