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是有生命的,當機體內的大部分細胞均已老化,這個生命也必定到了垂暮之年。
細胞是人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科學發現:人們患的所有病種的原因都可以歸為是細胞出了問題:細胞有問題——組織就有問題——器官就有問題——系統就有問題——人就會得病!
細胞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分類,其中有一類細胞它很特殊,而且擁有其他細胞不具有的一項重要功能——不斷繁衍、自我復制、自我更新,這類細胞就是干細胞。
細胞健康三要素: 再生、激活、調節
12 再生:干細胞重建“器官”
身體就像是房子,如果細胞死亡了,那么就好比這幢房子有許多墻磚壞了,如果沒有新的墻磚來更新維修,必將是一副破破爛爛的樣子,成為危房。而表現在身體上就會出現各種衰老現象和退行性疾病。 當機器的某些零件出問題時,我們習慣性拿一個新的零件去替換,當我們身體的某些器官出問題時,是不是也可以用一個新的器官將其替換呢?在很多年前,外科醫生就提出了“器官移植”的概念。 但是,新的器官又要來源于哪里? 這時候,干細胞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材料,它作為一種全能型的細胞,在某種特定的環境變成干細胞、腎細胞、肺細胞、心臟細胞……再通過一些必要的條件,它就能歸巢修復器官。
這個功能器官形成之后,那樣我們器官的供應就不成問題,人類的健康也將得到更好的保證。 所以,我們要想讓身體擺脫疾病的困擾,就必須積極補充細胞營養,把損傷的細胞修復好,讓細胞得以再生。 總而言之,細胞的再生就是人體最重要的自我修復、自我改善機制,干細胞再生的這種功能是任何藥物都代替不了的。
12 激活:干細胞加速新陳代謝
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一切正常的活動,都需要細胞的“努力”工作才能實現,如果細胞懶洋洋的甚至出現消極怠工或者罷工,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心臟的心肌細胞不努力工作,我們就會心率過緩脈搏無力;胃腸的細胞不努力工作,胃腸蠕動無力,消化液分泌不足,我們就會便秘、腹脹、食欲不振; 分泌腺體細胞不努力工作,就會導致本應該被消耗了的血糖、血脂沒有被消耗,而是殘留在血液中,從而導致高血糖、高血脂; 肌肉和關節細胞不努力工作,我們就會覺得渾身無力、肌肉酸痛、患上慢性關節炎。 此外,我們的皮膚干燥、手足冰涼、毛發稀少、記憶力下降、智力下降等問題也都是人體的相關部位的細胞不努力工作造成的。 這時,最重要的是要給細胞補充特定的系統營養,讓細胞吃飽、吃好。只有這樣,細胞的新陳代謝才能正常,就像汽車加了油才能跑的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細胞的激活和汽車加油是一樣的。只有細胞努力工作了,心肌供血改善了,胃腸功能正常了,該代謝的血脂、血糖代謝掉了,人體就健康了。
總而言之,給細胞提供系統的營養,是激活、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細胞的工作能力、抵抗能力、戰斗能力的根本!
12 調節:干細胞維持功能穩定
大家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有的人睡不好覺,總想著找個大夫調一調?有的女性出現了盜汗、例假不規律也要找個偏方調一調。還有人最近總感冒、沒精神,也想要調一下。大家都在說調,到底要調什么? 其實,人體有一個“神經–內分泌”網,它是我們生理代謝的指揮中心。我們體內控制內分泌的工作主要是激素,包括性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生長激素、泌乳激素等等。
控制神經工作的則是兒茶酚胺、乙酰膽堿等神經遞質。這些激素和神經遞質相互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神經——內分泌”這個指揮中心指令錯誤了,就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壞了,那么交通自然就亂成了一鍋粥。
比如,我們常見的失眠、記憶力減退、黃褐斑增加、血壓異常、血脂異常、血糖異常、過早衰老等,這些都是“神經——內分泌” 網絡中的細胞功能紊亂的表現。 所以,我們要想改善這些問題,就需要通過補充特定的營養,調節細胞的代謝速度,讓工作過快的細胞減慢,工作過慢的細胞加速。當細胞都回復到正常狀態時,這些癥狀自然而然就解決了。就拿糖尿病來說,它的根本原因是胰腺細胞工作能力下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其它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通過補充特定的系統營養,一方面調節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調節胰腺分泌細胞的工作能力,增加胰島素分泌,這樣可以讓血糖逐步得到控制和改善。
具體地說,細胞的調節就是通過營養干預,使細胞功能處于或恢復到穩定狀態。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整個人體來講,人體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全身器官、組織細胞的調節最終實現的,而人體功能調節的本質是細胞調節。
所以,細胞調節絕不是僅僅調理局部損傷的細胞,同時還要調節全局一一人體八大系統。當全局與局部的調節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我們的身體才能處于一個健康狀態。
綜上所述:人體是否年輕健康主要取決于體內的細胞,只有細胞健康了和有活力了,機體才能保住青春。而細胞的狀態和命運是由干細胞決定的,干細胞可以修復細胞的損傷,補充細胞的消耗,激活細胞的能量。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5208.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