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聽到了一個好消息,針對牙疼、牙周炎、牙齒脫落等等這些“老掉牙”的頑疾,科學家們找到了新的武器。
59歲的王女士因患嚴重的牙疾,牙齒一個接一個松動、疼痛,白天食不下咽、夜里也睡不安穩。無奈之下,只能將牙齒一顆顆拔掉。不久前,她參與了一項新藥試驗,在病灶周邊多點間隔注射了一種叫“牙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新藥。用藥半年后,王女士驚喜地發現自己右上方的牙槽骨竟然長出來了2毫米,牙齦出血消失了,原本還要接著拔掉的牙齒也保住了。
研制這款新藥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和他的團隊,經過20多年的時間研制出來的,而這一新藥的產生,竟來源于那些被當做“廢物“的智齒、乳牙、正畸減數牙的干細胞。牙周炎是很難根治的的口腔疾病,由此帶來的牙齒松動、脫落,目前的治療方法只是延緩病情的進展。
2003年,王松靈開始在動物身上做牙齒干細胞再生生物牙根的研究,也就是利用牙齒干細胞實現人類牙根的再生。2006年,他們的研究成果被美國牙科博物館永久收藏并展示出來。2010年,王松靈團隊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8年研究成果也入選了國際牙外傷教科書。
2017年10月,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受理了這一新藥用于臨床研究實驗,這也是我國新的干細胞管理條例頒布以來,第一個受理的干細胞藥物。目前,新藥已經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這款新藥距離面向大眾又近了一步。
牙髓間充質干細胞新藥是用來治療牙周炎和預防牙缺失的早期階段,若是因為牙周炎而導致了牙齒脫落,生物牙根再生及全牙再生就派上了用場。目前,這一研究正在我國的實驗室里一點點變為現實,牙齒再生將不再是幻想。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033.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