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全球范圍內的一個重大健康問題,大約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會受其困擾。它是導致就醫和殘疾的第二大原因,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醫療費用和工作缺勤影響的多重負擔。
椎間盤是腰痛的常見源頭,約有40%的復雜慢性腰痛病例源于此。過去的治療方案主要依賴藥物和/或手術干預,但其效果有限。例如,椎間盤切除術和融合術等手術干預往往產生的結果并不理想,而且可能帶來嚴重的并發癥。

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干細胞治療正在為這一問題帶來新的解決方案。間充質干細胞(MSCs)存在于大多數基質組織中,可以分化成各種組織類型的細胞,如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肌肉細胞和髓核細胞等。這一特性使得間充質干細胞被廣泛用于細胞治療。
2022年4月21日,《Future Sci OA》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干細胞治療椎間盤源性疼痛的研究,研究者對9名年齡在56-44歲間,一直患有慢性腰椎間盤突出癥,其中兩名參與者(22%)的疼痛時間為 1-2 年,四名參與者(44%)的疼痛時間為 3-5 年,三名參與者(33%)的疼痛時間超過 10 年。的腰痛患者進行了低劑量自體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MSCs)治療,并在治療后的1、3、6、9 和12個月時進行隨訪。從多個維度來看其結果分別為:
1、藥物使用情況:在參與研究前,有8名服用常規藥物來控制疼痛狀況的參與者,ADMSCs治療后,3名(38%)藥物使用減少,1名參與者停止所有藥物。
2、疼痛變化:所有參與者均報告注射后 6 個月后平均疼痛評分有所改善。在 6 個月和 12 個月時,9 名參與者中有 5 名 (55%) 報告平均疼痛評分改善了 ≥50%
3、站立、坐著和行走的耐受性:參與者被要求記錄在疼痛變得難以忍受之前,他們在每個時間間隔能夠坐、站和行走的時間。術后 12 個月后,六名參與者 (67%) 報告坐姿耐受持續時間有所改善。
4、受試者整體印象:12 個月時,7 名參與者 (78%) 使用 PGIC 取得了改善,從輕微改善 (n = 3; 33%)、顯著改善 (n = 3; 33%) 到顯著改善 (n = 1; 11%),參與者還被問及對治療是否滿意,其中 67% (n = 6) 非常滿意或完全滿意,33% (n = 3) 不完全滿意

圖:參與者滿意度和患者對變化數據的總體印象的 12 個月數據
此外,MRI結果顯示椎間盤高度沒有變化,椎間盤終板退行性變化沒有進展,椎間盤環形裂隙(部分)得到了緩解。ADMSC治療被良好地耐受,沒有發生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MRI 圖像顯示兩名參與者在 (i) 基線和 (ii) 術后 12 個月時的情況。
這項研究顯示出了干細胞在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潛力。相對于傳統的治療方法,干細胞治療更簡單、不會產生解剖結構的改變,無需手術或患者住院治療就能更好地緩解疼痛癥狀。相信隨著干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不久的將來,干細胞療法將成為椎間盤疾病等退行性疾病治療的主要選擇之一。
https://doi.org/10.2144/fsoa-2021-0155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474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