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整形外科選取患者96例進行面部抗老化治療,根據脂肪提取與移
植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60 例)接受傳統自體顆粒脂肪移植治療;觀察組患者(36 例)
接受改良的脂肪移植治療術。研究發現,改良的自體脂肪移植術提高了移植脂肪的成活率和患者滿意度。
自體脂肪已成為組織填充的理想材料之一,用于臨床治療因皺紋和局部凹陷引起的面部老化,但脂肪的移植成活率較低。脂肪干細胞是從自體脂肪組織中分離出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脂肪干細胞,能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
脂肪干細胞在脂肪移植中能提高脂肪組織移植后的成活率。研究證實存在于不同部位的脂肪細胞活性相同,下腹部與大腿內側處脂肪組織中脂肪干細胞含量較高。
因此,臨床研究盡量選取不易受體重變化影響且脂肪干細胞含量較高的大腿內側與下腹部作為脂肪供區進行脂肪抽取。
由于脂肪移植需要抽取相
對大量的脂肪組織,臨床一般采取吸脂術而不是切取脂肪組織,但負壓吸引可引起脂肪組織的機械損傷以致發生破裂與壞死的細胞數目增多,從而影響移植脂肪的數量和質量。
在臨床研究中抽吸脂肪時采用低壓緩慢吸引,盡量減少對脂肪細胞的機械損傷 ;使用較大口徑的吸脂針頭,增大抽吸物的體積 ;抽脂區域呈扇
形擴大,增加抽吸物內血管分布 ;在脂肪抽吸過程中,
不使用離心機避免脂肪細胞與其周圍血管化的纖維結
締組織離散,術后填充局部應用外用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受區局部脂肪細胞的增殖、內皮細胞的增生和遷移、膠原蛋白和膠原纖維的合成、
毛細血管的基膜降解與小血管的新生。
目前普遍認為在脂肪移植的初期,新生的血管沒有完全形成之前,進行脂肪組織移植需要通過受區組
織間的細胞外基質與組織液提供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來維持細胞的存活。
研究顯示,脂肪細胞在移植術后能耐受缺血的最長時間是4 天,如果4天內能在受區內完全建立血液供應,脂肪細胞及時獲得足夠營養則不發生缺血壞死。
因此盡量縮短體外操作時間,使移植脂肪組織中的細胞在維持較高活性期間進行移植,提高移植后的存活率 ;注射時采用多層次多點位的微量注射,使單位移植組織的體積相對較小,盡量在4天內使移植組織的中心區域也能與受區建立血供聯系,減少因血供不足造成的細胞壞死 ;多通路的立體注射使移植物與受區組織、移植組織與移植組織間快速建立聯系,形成相對獨立又統一
的整體,提升遠期效果。
自體脂肪及脂肪干細胞填充治療面部老化的療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整形外科的臨床研究人員在行業期刊《中國現代醫學雜志》是發表了題為《自體脂肪及脂肪干細胞填充治療面部老化的療效》的臨床研究成果。
該機構的臨床研究人員為了觀察改良方法制備含有較多脂肪干細胞的自體脂肪進行移植填充治療面部老化的臨床效果,選取了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整形外科進行抗面部老化治療的患者 96 例,根據脂肪提取與移
植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兩組患者滿意度 例(%)
對照組患者(60 例)接受傳統自體顆粒脂肪移植治療;觀察組患者(36 例)
接受改良的脂肪移植治療術。
術后隨訪 12 個月,觀察兩組移植脂肪成活率、患者滿意度、并發癥與后遺癥。結果 移植術后 6 個月,觀察組脂肪成活率(71.04±5.42)% 高于對照組的(59.78±7.26)%(P
研究結論,改良的自體脂肪移植術提高了移植脂肪的成活率和患者滿意度。
總之,自體脂肪移植治療面部老化的目標是真正達到安全、有效、低風險與減少并發癥,盡量避免體外純化、濾網過濾、酶類裂解、高速離心與機械分離給細胞帶來的損傷,從脂肪供區的選擇、取脂的方式與方法、對脂肪組織的處理過程、脂肪干細胞的富集、脂肪移植的方法、移植受區的條件等方面
選擇科學、高效且符合社會倫理的脂肪移植方法治療面部老化將是臨床重要的研究方向。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32890.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