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體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又是從哪里來的?近日,有人體母細胞之稱的“干細胞”成了醫學界的寵兒。全世界圍繞它的研究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解開它的神秘密碼,將會給未來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到底什么是干細胞呢?干細胞是生命起源最原始的細胞種子。人體是通過干細胞的分裂來實現細胞的更新換代以及保持持續的增長,得以維持機體活力。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以分化成人體中200多種細胞中的任意一種。包括腦細胞、表皮細胞、腸道細胞等。干細胞還有自我復制的能力,即復制出與自我功能相同的細胞。
干細胞有全能干細胞、亞全能干細胞、多能干細胞和單能干細胞之分。如我們肌肉中的成肌細胞就是單能干細胞,它是發育等級最低的單一分化的干細胞;骨髓造血干細胞屬于多能干細胞,它具有分化成多種細胞的潛能,但沒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能力;胚胎干細胞則屬于全能干細胞,它具有發育成各種組織器官的完整個體的潛能;間充質干細胞屬于亞全能干細胞,它除了強大的分化能力之外,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造血支持功能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分泌能力,是當前醫學應用最廣泛也是最安全的干細胞。
隨著人體生命年齡的增長,干細胞的數量也會逐漸減少。一個新生兒體內干細胞數量大約有60億個,而一位60歲的老者體內干細胞數量大約僅存3億個。當某些功能細胞得不到及時更新或修復,機體衰老就此開始。如老年人常見的貧血癥可能是紅細胞減少了,關節炎可能是軟骨細胞再生不足了,肌肉萎縮可能是骨骼肌細胞衰亡了,心、肝、脾、肺、腎功能的減退,也與細胞再生能力不足有關。
那干細胞在醫學領域有何貢獻呢?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吧!它已成功用于治療多種惡性血液疾病,如淋巴細胞白血病、骨髓性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癥和多發性骨髓瘤。目前,歐美和中國臺灣地區也有利用干細胞誘導成為視網膜,以治療視力受損等眼科疾病,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除此之外,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有望通過干細胞治療的疾病有:神經系統的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病,骨組織類的軟骨損傷、退化性關節炎、肌營養不良癥;糖尿病,肝炎,皮膚燒傷,脊椎損傷等。甚至,培養干細胞有效地定向分化,由細胞移植取代器官移植等前沿療法也未來可期。現階段,還有很多技術難關仍有待研究解決。
干細胞治療被譽為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后的第三次醫學革命。我國醫學領域對干細胞的研究與運用一直保持嚴謹的態度,市面上出現的某些所謂“干細胞療法”,往往是基于巨大利益的驅動,大家在選擇時需慎之又慎!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79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