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報告總結了2006年至2021年共15年所有可能與間充質干細胞( MSCs) 應用相關的不良事件,除短暫發熱、給藥部位不良事件、失眠和便秘外,未發現任何嚴重的安全事件。數據來源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數據庫。
該報告,總共納入了 62 項隨機臨床試驗,招募了 3546 名被診斷患有各種疾病(大約 20 種疾病)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接受了靜脈內或局部植入與安慰劑或無治療的對比。
所有研究都是高質量的,在納入的研究中未發現嚴重的發表偏倚或嚴重的不良事件(如死亡和感染)。匯總分析表明,MSC 給藥與短暫發熱、給藥部位不良事件密切相關, 便秘、疲勞和失眠。有趣的是,MSC治療傾向于降低而不是提高心律失常的發生率。
15年匯總的結論是,與其他安慰劑方式相比,MSC 給藥在不同人群中是安全的。
間充質干細胞 (MSC) 是一類高度異質性的細胞,可從骨髓、脂肪組織、臍帶和胎盤中分離出來,最初由科學家Friedenstein于1974年發現。多年來,外源性MSCs驚人地被發現對多種疾病(如心肌梗死、肝硬化、肢體缺血和脊髓損傷)具有治療作用。
與多能干細胞不同,間充質干細胞的潛能是有限的,但間充質干細胞可在體外誘導成成骨細胞、軟骨細胞和脂肪細胞。
通常,MSCs 通過免疫調節和旁分泌機制發揮其有利作用。臨床上,間充質干細胞已應用于腦癱、脊髓損傷、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難治性疾病。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
關于MSC治療的安全性,通過搜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 和 Cochrane Library 數據庫,從2006年到2021年共15年,確定了大約 2078 篇文章,通過瀏覽標題和摘要共剔除1898篇不相關的文章,118篇文章因意外結果和干預被排除。最后,62 項臨床試驗被納入分析。
高質量研究的匯總分析
高質量研究的亞組分析
總之,62項臨床試驗沒有檢測到 MSC 給藥與其余不良事件(血管疾病、蕁麻疹/皮炎、頭暈/頭痛、腹瀉、感染、死亡、貧血、代謝和營養障礙、惡心、癲癇發作和嘔吐)之間的顯著關聯,也沒有發現表明 MSC 給藥具有致瘤性的直接證據。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5384.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