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糖尿病最怕的就是各種并發癥,大大小小的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疾病。而且糖尿病并發癥大多都是漸進性發展,因而會讓患者飽受折磨。
以現在的醫學水平,尚且無法治愈糖尿病。一旦得病,只能終身吃藥或打胰島素。干細胞技術被認為是未來攻克糖尿病、治愈糖尿病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 2021年5月,Mass General Brigham 把“干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的技術評為“顛覆性技術”Top12!
近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線發表了,中山大學施松濤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黃勤教授等研究者完成的一篇題為“herapeutic potential of 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infusion into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epends on basal lipid levels and islet function”的研究論文。 研究發現,異體移植人源脫落乳牙干細胞治療II型糖尿病安全且有效,將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痊愈的希望。
胰島素只能延緩無法逆轉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了一種日益嚴重的全球流行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全球2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達到4.249億人;到2045年,總人數預計將達到6.286億人;II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我國糖尿病患者近1.3億。 現有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主要用于控制高血糖和延緩并發癥的發展,并不能有效逆轉胰島β細胞的進行性減少和衰竭。促進胰島β細胞再生和恢復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可能是治療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隨著再生醫學的興起,干細胞在糖尿病的治療中也備受關注。 間充質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細胞因子的分泌的能力。間充質干細胞可分化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其分泌胰島素以葡萄糖依賴性方式。此外,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遷移到受損的胰島,重塑微環境,使其適合內源性胰島細胞的增殖和功能恢復,從而修復受損的胰島功能。
干細胞治療II型糖尿病,總有效率68%
該項研究納入了上海長海醫院內分泌科2018年5-8月收治的24例II型糖尿病患者,治療期為6周。在此期間患者接受3次人脫落乳牙間充質干細胞(SHED-MSCs)靜脈移植。入組時進行第一次移植,第二次和第三次移植分別在第一次輸注后 1 周和 4 周。每次干細胞輸注的劑量計算為1×106個/kg。第三次干細胞移植后 1、2、3、6、9 和 12 個月進行隨訪。共有22名患者完成了該項研究。
結果顯示,胰島素日劑量在治療期內顯著降低,治療期結束時較基線降低35.34%。在隨訪期間,胰島素的日劑量進一步減少。與基線水平相比,治療期結束后3、6、9個月胰島素日劑量分別下降51.18%、43.39%和39.39%。之后,劑量相對穩定,沒有明顯減少。治療期末總有效率為86.36%(19/22)。兩名患者在治療期間停止注射胰島素。治療期結束后6個月總有效率為81.82%(18/22)。
另一名患者在隨訪期間停止注射胰島素。到研究結束時,總有效率為 68.18%(15/22),其中3名患者已停止注射胰島素。在其他4名患者中,胰島素注射頻率也比基線時有所降低。 通過相關性分析發現,干細胞移植前血糖水平與療效相關;也就是說,HbA1c 1.7 ng/mL、P2hCP>3 ng/mL的患者治療后胰島功能恢復較好。 此外,干細胞治療前 TC 該項研究對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也進行了觀察。低血糖是研究期間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在治療期間,所有 24名患者的低血糖頻率均有所增加,并達到每名患者每周 0.51次的峰值。在隨訪期間,所有22名患者的低血糖頻率均顯著降低。 SHED-MSCs移植后6個月,每名患者平均每周低血糖發生頻率約為0.09次,與治療前水平相似(圖 A,B)。除低血糖外,治療期間其他常見不良反應為一過性發熱(11.11%)、乏力(4.17%)、皮疹(1.39%)。所有這些不良反應均發生在SHED-MSCs移植后 24 小時內,經適當標準治療后癥狀緩解。
結論:上述研究結果表明,人脫落乳牙來源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和胰島功能的療法。血脂水平和基線胰島功能可能是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結果的關鍵因素。干細胞技術將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痊愈的希望。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5021.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