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激活人體自愈力,幫助人體大量產生靶向細胞類型–甲狀腺細胞,幫助我們治療甲狀腺疾病,改善甲狀腺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
甲狀腺形似蝴蝶,位于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是脊椎動物非常重要的腺體,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器官,通過分泌甲狀腺素調節機體的鈣磷平衡,促進生長發育,增加能量代謝,調節糖、脂、蛋白質的代謝等,影響人體許多生理過程,包括生長發育、代謝、體溫、心跳等。
干細胞是一類能夠自我復制的未分化的細胞,在一定的誘導條件下能夠分化形成不同類型的組織器官的細胞,從而修復受損的組織。 ? 干細胞治療甲減的關鍵是將干細胞分化為具有甲狀腺功能的成熟甲狀腺細胞,并通過移植方法來治療。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以及間充質干細胞是甲減治療研究中常用的三種類型。 ? (左起分別為: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及間充質干細胞)
2003年,《Endoerindngy》雜志就報道了一項將胚胎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成甲狀腺細胞的研究,研究人員建立了在體外將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誘導產生甲狀腺細胞的培養體系。 2008年,中國科學家在《中國熱帶醫學》雜志中報道,他們在培養基中成功培養了小鼠的胚胎干細胞,并將其誘導生成了甲狀腺細胞。 另外,國外科學家也已經成功在體外將小鼠胚胎干細胞分化為甲狀腺濾泡細胞,移植至甲減模型小鼠體內后,這些細胞具有了一定的甲狀腺功能,如攝碘功能以及合成和釋放甲狀腺激素的功能,小鼠的甲減癥狀也出現了明顯的改善。 成功地將胚胎干細胞定向誘導生成甲狀腺細胞,這有望解決組織移植中自體組織不足的難題。不過胚胎干細胞涉及倫理問題,并且定向誘導生成成熟且具有高分泌功能的甲狀腺細胞還需進一步研究。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和小鼠的甲狀腺中存在成體干細胞。通過對人體甲狀腺成體細胞進行分離、培養以及誘導分化,科研人員發現這些成體干細胞在體外能夠分化生成具備一定生物學功能的甲狀腺細胞。這些研究為甲狀腺干細胞移植奠定理論基礎。 間充質干細胞是近年來最為熱門的研究對象。在甲減治療的研究中,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生成甲狀腺前體細胞已經獲得了初步進展。 2011年,中國研究人員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中證實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可誘導培養為甲狀腺細胞,他們建立了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誘導為甲狀腺細胞的方法,采用了密度梯度法分離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用促甲狀腺素和胰島素誘導,最后通過形態學以及生物學證實了誘導分化生成的細胞中含有甲狀腺細胞。 甲減與骨代謝障礙有關。間充質干細胞能夠分泌為多種刺激骨再生的因子。2020年上半年,《Iran Biomed J.》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探討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培養液對甲減大鼠骨缺損的影響。研究發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培養液可以改善甲減大鼠骨折部位的再生和愈合。 間充質干細胞誘導分化為甲狀腺細胞的成功避免了胚胎干細胞所產生的倫理問題,而且間充質干細胞經反復傳代,仍能保持多向分化潛能。這為間充質干細胞應用于甲減的治療奠定了基礎。 1、干細胞分化為甲狀腺樣細胞 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的高度分化能力,在體外將干細胞誘導生成甲狀腺前體細胞,說明干細胞具有分化為甲狀腺細胞的潛能,能替代受損的甲狀腺細胞,發揮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功能。 2、干細胞調節體內免疫紊亂 甲狀腺炎是導致甲減的一個重要因素,干細胞可分泌抑制炎癥的細胞因子,干細胞能發揮免疫調節的作用來緩解自身免疫反應,調控甲狀腺的微環境,減輕甲減癥狀。 多數動物研究試驗表明,干細胞在甲減治療中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對甲減患者生活的改善也十分具有前途。目前,干細胞治療甲減在世界上已有多項研究在開展,但絕大多數都還在臨床前研究階段。不過,隨著研究獲得突破,未來干細胞治療甲減也許將會進入新階段,給甲減患者帶來福音。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500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