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多向分化和歸巢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始祖細胞。如同一棵樹干,可以長出樹杈、樹葉、開花和結果一樣。 現如今科學家已經成功從許多器官或組織中分離出了干細胞,其中包括視網膜干細胞、胰腺干細胞、成骨干細胞等。研究表明,干細胞不僅存在于胚胎,而且存在于成人體內,可以從臍血、臍帶、胎盤、骨髓、脂肪、血液等組織中分離出相應的干細胞。 在細胞分化的過程中,由于細胞質中的調節分化蛋白不均勻地分配,使得一個子細胞不可逆地走向分化的終端成為功能專一的分化細胞,直至完全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終衰老死亡。 機體為了彌補這一不足,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細胞,使這保持了親代的特性。這部分被保留下來的未分化的原始細胞,稱為干細胞,一旦生理需要,這些干細胞可按照發育途徑通過分裂而產生分化的細胞。 ■?干細胞的特性 (1)無限增殖分裂; (2)干細胞可連續分裂幾代,也可以長時間處于靜息狀態; (3)受體內信號調控; (4)干細胞分裂產生的兩種途徑:分化具有分化能力的細胞,仍保持親代特征,作為干細胞待命;不可逆地向終末分化,失去分化能力,最終衰老死亡。 干細胞的任務,就是透過它可以無限量復制的特性,大量產生工作細胞,使人體器官能夠正常工作。科學家們總結干細胞的五大任務,簡稱為5R: Replace?替代或補充 Repair?修補或修復 Regenerate?組織及器官的再生 Restore?生命功能的恢復或復原 Regress?癌細胞的退化 理論上,如果5R可以正常運作,身體就可以不生病、不老化,甚至不死亡。 (1)増強身體的免疫系統、調整生長因子指數、促進傷口快速愈合避免疤痕; (2)促進器官組織細胞新生,使器官年輕化,延緩器官衰老; (3)提高睡眠質量,改善亞健康; (4)保護肝臟,治療肝纖維化、肝硬化; (5)促進新陳代謝; (6)增強體能和精力,令機體活力充沛; (7)促進心肌細胞生長、增進心臟功能耐力、預防心臟病及中風; (8)穩定血壓、平衡膽固醇; (9)改善皮膚及問題性皮膚,恢復皮膚光澤、光滑與彈性、減少皺紋,使面部年輕化; (10)能夠增強性能力、提高性生活質量 (11)提高運動系統能力,改善骨質疏松,腰腿疼痛的狀況 (12)恢復神經系統功能,增進記憶力,預防帕金森,老年癡呆等。 (1)?人體衰老,皺紋的出現,根本原因是細胞的衰老和減少,而這基本是由干細胞衰老引起的。 (2)光滑、潤澤和彈性皮膚的核心是膠原蛋白、彈性纖維和透明質酸。前兩者與皮膚厚度和彈性有關,而后者與皮膚水分含量密切相關,膠原蛋白、彈性纖維和透明質酸是由皮膚中的細胞合成的。一旦細胞的活力降低,這些合成就會減少,皮膚變得無彈性、無水分,松弛、干燥。 (3)干細胞作為用于替代各種組織細胞的種子細胞,是人細胞的生產產物。干細胞群的老化嚴重削弱了它們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4)新細胞的補充能力不足,老化細胞不能及時更換,導致全身功能下降,人們每天都在變老。 而你的皮膚,由于皮膚干細胞的老化無法及時更新,細胞不能合成足夠的膠原蛋白、彈性纖維和透明質酸,皮膚慢慢開始衰老,所以你有皺紋、斑點等,逐漸失去青春。 在人一生的整個生命活動中,機體細胞時刻處于新生細胞替代衰老退化細胞的過程中,當細胞更新速度小于細胞衰老速度時,產生更新不足,機體就會出現衰老。表現為全身系統功能下降,代謝緩慢,外觀衰老狀態的出現。 機體內能夠起到更新作用的細胞就是干細胞,而衰老的源頭就是干細胞數量的不足。干細胞移植療法,就是為機體補充缺乏的干細胞,幫助機體快速更新替換衰老的細胞,從而使機體年輕充滿活力。 人在剛出生時,人體體細胞數有3萬億左右。其中干細胞約有60億,這是一生中干細胞數量最多的時候,也是生長最快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干細胞數量開始下降。到25歲時,人體的體細胞數已經達到60萬億左右,而干細胞數量僅有約10億,人體停止生長,開始逐漸衰老。到50歲時,體細胞數依舊是60萬億左右,但是干細胞數量僅剩下約3億,人體衰老加速。各器官功能下降,重大疾病發病率提升,所以人體衰老與干細胞數量有直接關系。 ■?改善皮膚 干細胞可以遷移到表皮,轉變為皮膚干細胞 ,一個早期的皮膚干細胞可以產生400萬個表皮細胞,為皮膚系統的細胞更新提供了充足和良好的來源。新生的細胞代謝能力強,代謝廢物排出及時,不會讓色素在皮膚中沉積,因而抑制和減少色斑的形成。新分化出的年輕細胞保水性好,足以使衰老的皮膚恢復細膩光滑。同時,合成大量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 ,恢復塌陷的網狀結構,恢復皮膚彈性,減少皺紋的產生,從根本上改善皮膚系統的質量。 ■?纖體瘦身 通過體外培養后再回輸到人體的干細胞,可以改善體內細胞的狀態更新,進而增強細胞活性,提高機體對脂肪的代謝能力,減少細胞中的脂肪含量,縮小脂肪細胞的體積,明顯降低體重,從而達到纖體瘦身的效果,并且有效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有預防疾病發生的作用。 ■?維護卵巢 干細胞隨著血液循環遷移到卵巢,隨之分化產生足量的新生卵巢細胞,補充卵巢細胞數量,維持卵巢的正常形態,從而防止卵巢萎縮變形。另外,新生的卵巢細胞可以對腦垂體促性腺激素作出及時、正確的反應,分泌足量的雌性激素,使體內激素水平處于平衡狀態。回輸的干細胞,可以改善女性因為卵巢功能衰退而帶來的各種困擾,消除更年期的各種不適癥狀,使提前絕經或正常絕經不久的女性恢復月經,推遲更年期,從而抑制衰老,使女性朋友重獲青春健康之美。 ■?前列腺保健、性功能改善與提升 干細胞是再造和恢復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的源泉細胞。干細胞在修復全身各器官老化變性的同時,也顯著地再生性修復生殖系統的衰老退化,恢復和加強男性性功能。干細胞保健能使絕大多數男性的性功能得到明顯提高和改善,勃起有力,堅挺持久,性欲、性頻率和性生活滿意程度都有明顯提高。 干細胞修復生殖系統衰老退化、恢復功能的效果與代替性使用男性激素和偉哥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可以長期性恢復期結構與功能。性功能的改善、提高與干細胞保健再造生殖系統結構以及機體整體的年輕化和活力增強有關,是恢復性功能的健康和理想的保健方法。 此外,干細胞還可以消除前列腺炎癥,清除體內毒素沉淀,增強免疫系統,防止病毒進入,快速消除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適癥狀,同時改善前列腺病變,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癥,并持續保持男性前列腺健康,排尿通暢,再無阻。 干細胞技術,是指通過對干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分離、純化、擴增及定向誘導等過程,在體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輕的細胞,并最終回輸到人體以達到體態年輕化,預防慢性病、抗衰、防癌等目的。 2020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準20余項干細胞應用轉化和臨床科研項目。干細胞研究,已經完成了臨床前安全性實驗,包括急性毒性、長期毒性、致瘤性、致畸性、局部刺激、發熱和免疫毒性試驗,結果表明安全無毒。因為干細胞是一種未分化、未成熟的細胞,其表面抗原表達很微弱,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極難識別,因此干細胞治療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及過敏反應,十分安全。 我國的干細胞研究和應用已有一定的基礎,其中研究和應用最多的是造血干細胞。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骨髓移植的研究。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臨床骨髓移植治療血液病在我國陸續開展。90年代以來,除骨髓移植外,外周血和臍血干細胞移植也逐步普及,主要用于治療血液病和腫瘤。 隨著干細胞科學深入研究,多種類型的干細胞如造血T-細胞、間充質干細胞、神經干細胞等,己逐步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國內許多醫院都有臨床使用的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腦中風、心臟病、脈管炎、糖尿病、帕金森病、燙傷皮膚再生等。 據美國專家預測,全球干細胞醫療近兩年的潛在市場規模大約為800億美元,2020年前后可達4000億美元。進入21世紀,細胞治療代替傳統的藥物治療已成為眾多疾病臨床治療手段的必然發展趨勢。 多能干細胞是具有能夠分化成多種組織的潛能細胞,卻不能夠發育成成完整的個體。分化能力小于亞全能干細胞。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它可以分化成所有血液細胞和免疫細胞,但是不能分化成一個完整的個體。多能干細胞,可以直接復制臟器和修復組織器官,人類寄希望于干細胞的分離和體外培養,在體外繁育出組織或器官,并最終通過組織或器官移植,實現對臨床疾病的治療。 多能干細胞經過進一步的分化,成為專能干細胞。專能干細胞只能分化某些特定類型的細胞,比如神經干細胞專門分化成各類神經細胞、神經元、少突細胞等。 造血干細胞是所有血液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歸巢潛能(歸巢即定向遷移至造血組織器官),造血干細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胚胎肝、臍血以及動員的外周血中。 它不僅可以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還可以跨系統分化為各種組織器官的細胞,因此是多能干細胞,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血液系統中的成熟細胞壽命極短,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造血干細胞需要根據機體的生理需求適時的補充血液系統各個成熟的細胞,同時在損傷、炎癥等應激狀態下,造血干細胞調節和維持體內血液系統各個細胞的生理平衡的角色。胚齡2-3月時,產生造血干細胞的位置在肝和脾,胚齡5個月起,一直到出生之后,產生造血干細胞的位置在骨髓。 ■??骨髓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造血干細胞移植主要用血液系統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主要針對的疾病有: (1)血色素與血液異常巨細胞缺乏性血小板減少癥(Alfr)、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血球細胞缺乏癥、鐮狀細胞性貧血、地中海性貧血; (2)惡性疾病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NL)、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慢性骨髓細胞性白血病(CML); (3)實體性腫瘤腦瘤、何杰金病、非何杰金淋巴瘤、生殖細胞腫瘤、神經細胞瘤; (4)先天性代謝性缺陷腦白質腎上腺營養不良癥、淀粉樣變性、巴爾2淋巴球綜合征、先天性角化不良、家族性噬紅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 (5)免疫缺陷病變腺嘌呤去氨酵素缺乏(ADA)、慢性肉芽腫疾病(CGD)、嚴重性聯合免疫缺陷疾病(SCIDs); (6)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癥、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其他脊髓損傷、I型糖尿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冠心病等。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并離斷后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干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種疾病。 外周血是除骨髓之外的血液,臨床上常用一些方法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釋放到血液中,再從血液中提取分離得到造血干細胞,我們把這樣得到的干細胞稱為外周血干細胞。在二十一世紀初,人類開始的生命方舟計劃中首次提出外周血這一新概念。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2449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