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代謝解毒器官,肝臟健康對于身體正常運作的作用無可替代,然而近年來,各類肝臟疾病的出現率不斷上升,現代人的肝臟似乎變得十分脆弱,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問題。
? 這些壞習慣嚴重傷害肝臟健康??
吸煙酗酒
吸煙產生的煙霧中有上千種有害物質,對肝臟、肺會產生直接影響,是導致疾病、誘發癌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酒精在體內的代謝主要在肝臟中進行。在喝酒后,一小部分酒精會隨呼吸和流汗排出體外,剩下的大部分酒精在肝臟中被轉化成乙醛,醉酒的癥狀正是由乙醛引起;
不過,肝臟功能正常的話,乙醛會被進一步轉化成乙酸,這就是酒精在肝臟中解毒的過程。但如果飲酒過度,超出肝臟的解毒能力,那肝臟很有可能受損。
抑郁易怒
郁郁寡歡的人?!案螝庥艚Y”。肝主疏泄,具有調節情志的功能,一般情志抑郁、悲觀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肝氣郁結癥,肝經所過的身體部位會發生脹悶疼痛。
不愛喝水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幾乎體內所有的毒素都要經過它來代謝,并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水,水分不夠,體內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釋,難以排出體外,這對肝臟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而秋季氣候干燥,人體水分蒸發加速,身體容易缺水。
飲食高油高糖
秋天以后,陰盛陽衰,很多人會通過進補來提高身體免疫力,便于抗寒。但由于在經歷漫長的炎夏后,各種冷飲已經減弱了脾胃功能,肝臟也承受著一定負擔。
如果這時突然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和肝臟的負擔,特別是很多人工作壓力大,活動量又很少,如果補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或是辛辣油膩的東西,很容易使血糖堆積在肝臟,損傷肝臟。
? 肝炎的危害,值得警惕!?
肝炎病毒分甲、乙、丙、丁、戊五型,它們都可引起肝臟疾病,但又有所不同,包括在傳播方式、疾病的嚴重程度、地理分布和預防方法等方面,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已導致數億人的慢性疾病,是肝硬化、肝癌和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的常見原因。
據國家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我國乙肝感染者約7000萬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3000萬例。據有關統計推算,我國乙肝患者的診斷率為 18.7%,治療率僅為10.8%。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所致者分別為77%和84%。
肝病不僅影響肝功能,而且由于肝臟和其他器官密切相連,嚴重肝病可以影響其他臟器的功能,比如腦功能受損(肝性腦病)、腎功能受損(肝腎綜合征)、肺功能受損(肝肺綜合征)、心功能受損(肝硬化心肌病)、骨質疏松(肝性骨?。┑??;紘乐馗尾r,人體抵抗力下降,還容易合并各種各樣的感染,比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
? 干細胞治療肝臟相關疾病的優勢??
目前對肝臟嚴重損傷患者的干預手段主要有藥物干預、人工肝與肝移植三種方式,但這些傳統干預手段甚至是新療法都會存在一些局限性。雖說肝移植是目前公認的較好治療方法,但供體緊缺、免疫排斥的產生及高額治療費用限制肝移植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干細胞領域受到醫學家們的青睞,并深入研究干細胞,肝衰竭的治療找到了新思路。干細胞是一種具有分化潛能、自我更新、免疫調節、靶向治療能力的細胞,它能促進肝臟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是如今治療肝衰竭比較理想的療法。干細胞的出現為廣大肝臟嚴重損傷患者帶來了生命的希望。
干細胞治療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在目前研究中,它的治療作用機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多向分化
在早期研究中專家們就發現骨髓、臍帶等來源的干細胞可經肝細胞生長因與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誘導分化為肝樣細胞,干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肝樣細胞,深入受損部位,替代受損或凋亡的肝細胞,對肝臟損傷起到根源性治療作用。
(2)歸巢作用
臨床試驗證明,肝損傷時干細胞可歸巢損傷部位,分化為肝類細胞進而發揮肝細胞功能。在干細胞移植小鼠的實驗中,干細胞在提高歸巢性與修復肝臟能力的同時,也明顯改善肝功能。
(3)分泌與免疫調節
干細胞不僅能分泌多種免疫調節因子,還可抑制轉化分泌肝細胞生長因子、IL1、IL6等促炎癥因子釋放促進組織再生,起到抗纖維化作用。因此,肝臟損傷患者接受干細胞治療后,不會有特異免疫反應。
(4)安全性
干細胞取材方便,并可同時取材于異體骨髓、脂肪、胎盤等多處,同時它的免疫原性較低,有限避免激發病人的免疫反應,也不會加重全身炎癥反應惡性循環,對患者而言是較佳的選擇。
以此來看,干細胞具有的特殊作用及以其特別的多向分化潛力、歸巢性、旁分泌和免疫調節特性等優勢,將會成為未來治療肝臟損傷的新手段。
? 未來展望??
隨著再生醫學和干細胞技術的發展,人類肝臟再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進展。相信未來,無論是肝炎還是需要肝移植治療的重癥肝病,都會迎來更好的治療局面,造福更多的肝病患者。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9882.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