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關于“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部分提到,發展微流控芯片、細胞制備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推動抗體藥物、重組蛋白、多肽、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等生物藥發展,鼓勵推進慢性病、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罕見病的原創藥物研發。
國家發改委官網
湖南推動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集群發展
近日,湖南省政協調研組在省藥品監督局辦理《關于支持湖南省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集群發展》提案,強調在成立藥物申報專項工作指導組、支持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創新、組建區域性倫理委員會等方面發力,全力支持湖南干細胞研究轉化。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研究,支持研究成果轉化為上市產品,引導企業做大做強,為我省干細胞產業發展破解難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加速發展。
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我國CAR-T治療胃腸癌癥發表新臨床成果
《自然-醫學》最新發表中國團隊的一篇癌癥研究成果,特異性地靶向一種在胃腸道腫瘤中高度表達的蛋白(CLDN18.2)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是安全的,在胃腸道癌癥患者中的緩解率為48.6%,胃癌患者中為57.1%。這項發現根據一項正在進行的1期臨床試驗中初步分析所得表明,CLDN18.2特異性CAR-T細胞療法或是消化系統癌癥患者的可行治療手段。
中國新聞網
新研究揭示抑郁使免疫細胞變形
德國研究首次發現抑郁癥患者免疫細胞的變形性升高。持續性抑郁障礙患者相較于健康人群的外周血細胞變形性更強。其中,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是受抑郁癥影響最大的免疫細胞。這種免疫細胞力學特征的改變,提示抑郁癥與機體持續的免疫反應有關。而精準調控抑郁癥患者的免疫細胞的變形性,可能是未來治療抑郁癥的新思路。
奇點網
通過人體免疫細胞縮小癌性腫瘤的新途徑
科學家們發現,改變巨噬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影響它們與T細胞的關系,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在一些小鼠模型中,整體腫瘤大小顯著減小。研究結果表明,PERK蛋白參與了巨噬細胞代謝的幾個關鍵途徑,當該基因被移除時,巨噬細胞就不能再促進腫瘤生長;這意味著腫瘤變小了。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免疫學》雜志上。
Nature Immunology
干細胞新銳血霧生物再獲投資
干細胞新銳公司蘇州血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血霽生物“)宣布再次完成一輪融資,由魯信創投、方正和生投資、朗煜資本和泰融創投共同投資,老股東葦渡創投、貫邦資本、北極光創投、碧桂園創投等繼續加持。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血霽生物PreA輪完成兩個月內再獲機構增資,是該公司在開業運營幾個月里迅速完成的第三輪融資。?Vertex的首個糖尿病人告別胰島素
來自Diabetes Daily(糖尿病日報)的報道,Vertex的第一個病人在接受干細胞VX-880移植270天后,現在已經完全停止使用胰島素,這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們知道上次公布的數據來自該患者治療后90天的數據,當時患者的胰島素用量減少了91%。?楊森/傳奇生物CAR-T療法獲歐盟批準
5月27日,傳奇生物和強生旗下楊森(Janssen)公司宣布,歐盟已經批準雙方共同開發的CAR-T療法Carvykti(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西達基奧侖賽)有條件上市,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這些患者至少接受過3種前期療法,包括免疫調節藥物,蛋白酶體抑制劑和抗CD38抗體,并且疾病出現進展。?我國已有40多款干細胞新藥IND獲受理
截止2021年5月CDE受理42項干細胞藥物IND注冊,通過默示許可的有30項。通過默許的間充質干細胞IND占據24項,占比達到了80%。全國已有136家研究機構在兩委局或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通過了干細胞臨床研究機構的審核備案,共有11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通過審核備案。其中明確使用間充質干細胞(脂肪、臍帶、骨髓、胎盤、宮血、牙髓)占據了83項,項目占比達到了74.77%。
14家生物醫藥和技術公司上榜《財富》500強
《財富》(Fortune)網站公布了2022年的500強榜單(Fortune500)。其中包括14家生物醫藥和技術公司。這些上榜的公司包括強生這樣的大型藥企,也有在新興技術領域獲得突破的新銳公司,比如今年首次進入500強的Moderna。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4605.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