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痛風帶來的痛苦,顧名思義,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痛”,痛的時候痛不欲生,然而卻來去如風。
醫學雜志《柳葉刀》曾形容痛風時,病人仿佛感受到一個惡魔在撕咬足趾,導致足趾又紅又腫、扭曲變形。
17 世紀英國著名內科醫生 Thomas Sydenham,他同時也是一位被痛風折磨了34年的患者。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讓他對痛風的描述被醫學界奉為經典。
凌晨兩點,病人突然被劇痛驚醒。脫臼一般的疼痛先是從大腳趾襲來,然后在腳踝、小腿、關節之間游移不定。病人顫抖著,身體輕微發熱。疼痛隨著時間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他連衣服的重量都難以承受,更別說一個人在房間里走動時產生的震動了。
這些“石子”不僅會讓沉積的位置腫痛、變形,久而久之,還可能導致皮膚破損、潰爛,引發傷口感染,甚至可能壓迫神經、影響正常的肢體功能,使患者失去正常活動的能力。
除了對肢體的影響外,痛風還可伴發腎臟病變、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如果一直得不到妥善治療,痛風嚴重時可能發展為尿毒癥,在這一階段,患者死亡率高達25%。
1948 年我國有文獻記載的痛風僅為2例,到1958年,有記載的痛風也僅為25例。如今,據《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中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預計2020年,痛風人數將達到1億。
此外,國家風濕數據中心數據顯示,我國痛風患者多發于30歲以上男性群體,平均年齡為48.28歲,并呈年輕化趨勢。如今,痛風和高尿酸已經成為繼“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后的第四高,痛風更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代謝類疾病。
痛風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據統計痛風病不及時治療,將有高達95%的概率引發陽痿、早泄、腎炎、腎結石等慢性腎病,80%的患者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50%患者會有嚴重的關節變形而導致殘疾癱瘓,30%的患者引發尿毒癥導致死亡。
治療痛風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秋水仙堿,因為起效慢、副作用大、復發率高、會對患者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等缺點導致目前藥物治療方法使用較少。手術方式治療痛風相對藥物治療來說療效較好,但其費用高、風險大、對患者身體損傷也大。
推薦閱讀:做一次血液凈化,讓生命延壽20年
近年來,干細胞治療痛風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治療效果不顯著的瓶頸,干細胞治療痛風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目前治療痛風廣泛應用的治療方法。
治愈痛風關鍵是徹底降低血尿酸及促進尿酸排泄,調節并恢復身體各臟腑器官的代謝功能。
除此之外,干細胞還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調節和恢復機體各器官的功能,恢復整個系統的正常功能,調節機體的代謝平衡。
痛風不只是“痛”那么簡單,一旦發作就要了半條命。得了痛風,就不要一忍再忍,正規治療才是硬道理,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相信隨著干細胞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傳統醫學頑疾將會得到有效的治療,甚至是治愈!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cells/gxb/1062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