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肝臟移植學分會,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腎臟移植學分會,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診斷技術分會在今年共同推出了《免疫細胞功能狀態量化檢測評估與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推薦眾多做免疫細胞儲存和治療的業內人士都讀一讀。
該共識由《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器官移植》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共同發表。
?
大家知道免疫系統是維持機體器官功能健康和預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療目標是恢復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狀態。
?
免疫學領域研究解決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狀態的技術性難題,隨之帶來亟須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全面地檢測和量化評估免疫狀態,這是下一個挑戰,很遺憾地是目前國際并沒有一個成熟解決方案。
那這份專家共識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嗎?其實也沒有,不過提供了很好的框架!
專家共識針對正常免疫狀態定義、免疫細胞功能狀態(免疫力)全面量化評估、可視化評分技術手段等問題進行了初步討論,提出了正常免疫狀態相關的基礎概念,探討免疫細胞功能狀態量化檢測評估方向和原則,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免疫力解碼以及免疫健康領域基礎課題和臨床試驗的深入研究。
從專家共識中我們可以看到4點推薦建議,如下:
推薦建議一:正常的免疫細胞功能狀態就是免疫細胞亞群之間,主要是免疫調節細胞和免疫效應細胞數量和功能的高水平動態平衡。免疫細胞功能狀態的動態平衡被打破,會導致各種疾病和亞健康問題。
維持免疫細胞功能狀態正常水平是免疫系統健康管理和免疫治療的基本目標。
因此,從管理影響免疫狀態的高危因素入手,維護免疫狀態高水平動態平衡是未來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療的核心理念。
推薦建議二:免疫功能狀態評估可從血常規、淋巴細胞亞群、基因、抗體、補體以及細胞因子等不同層面進行評估。
這些評估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謹慎判斷數據與臨床表現的相關性。淋巴細胞亞群單點孤立的數據,在臨床應用價值受到一定限制。
推薦建議三:基于淋巴細胞亞群數量、比例、表型、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免疫力評分體系可以從多角度量化評估免疫細胞功能狀態。
基于?mRNA 轉錄水平的免疫研究和基于?TCR和BCR 表型的免疫狀態研究,從不同角度完善了免疫細胞功能狀態量化評估體系,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推薦建議四:免疫力量化評估體系在器官移植、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治療和傳染性疾病及危重癥等領域可發揮重要的免疫監測作用。
免疫力評分體系可以定義亞健康人群,在西醫治未病領域有了免疫量化指標,為維護機體健康提供了技術手段和理論基礎。
在指南中,提到了根據免疫細胞亞群的相互作用,分別賦值不同的權重,建立智能算法模型,最終形成一個評分。即免疫力評分體系評分系統MISS,正常人為0分,負分和正分分別代表免疫細胞功能抑制和免疫細胞功能激活狀態。
?
有了評分工具,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免疫治療和免疫健康管理方案。
?
譬如在專家共識的應用場景中,就有將這樣的評分工具應用于腫瘤患者群體的免疫狀態評估、免疫細胞治療的評估和指導、亞健康人群的免疫健康管理等等的思考。
?
筆者認為這樣的工具,是每一個從事免疫細胞治療,或者給亞健康人群進行免疫細胞儲存手頭必備。
?
而國內其實已經有公司在做這類工具的商業推廣和應用了,不過筆者認為第一門檻并不高,每家公司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算法,更核心的是有了評估的下一步如何調整到免疫正常化的狀態,這才是關鍵!第二當前的額評估工具還有很多可以加進去的東西,至于該加什么,在專家共識中也有部分提及,大家可以認真閱讀。
編輯:小果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448371.com/zixun/zcfg/40927.html
免責聲明:本站所轉載文章來源于其他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業相關知識,傳遞當前最新資訊。圖片、文章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信息。
說明:本站所發布的案例均摘錄于文獻,僅用于科普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